第1131页

可是几次便宜占下来,顿时对花荣刮目相看。当然,有点脑子的人更清楚,花荣或许武艺不错,还是将门子弟,从军未必比他们成就会低。但是花荣能够如此轻松的戏耍贼子,靠着的不是他的能力,而是李逵在背后指点。

看似没有章法,天马行空般的手段,却能将己方的人数优势发挥到极致。同时不断的削弱贼子的兵力和士气。

尤其是在一次次上山下山,玩闹似的戏弄之中,不少军中校尉发现他们的士卒配合好了很多。

这才多久的功夫啊!

要是让李逵来练兵,说不定一年,这支军队拉出去就能去西夏战场征战了。

就连对李逵横竖看不顺眼的赵挺之,私下里也偷偷感慨:“纸上得来终觉浅,李逵性格狂妄,却真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之能。”

不过这话,赵挺之在外绝对不会说的。

大宋的文官,经常会被委任为监军和主将。

这是制度的原因,并非是文官比武将更擅长打仗。

范仲淹、章惇、王韶、章楶、沈括……一个个名字,都预示着,指不定那天,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就会担负指挥军队的重责。

所以,大宋的武将们研究兵法,大宋的文官比武将研究兵法更疯狂。

阵法复杂到连研究玄学的老道看得都眼花缭乱,但是往往文官们却还能将如此繁复阵法推演一二。

可以说,大宋的文官,大部分都是兵法家。李清臣为什么会被任命为枢密使?

从来没有打过仗,指挥过军队的李清臣,也写过兵法。怎么写出来的没人知道,但是神宗皇帝都说好。

赵挺之自然也不会落在人后,他也琢磨过兵法,但是琢磨是一回事,用出来是另外一回事。李逵的手段不见得如何高明,但确是最好用,最实用的办法。甚至他还会假模假式的在李逵和花荣交谈的时候死赖着不走,就为了偷听两句。

比如:“积小胜为大胜。”

“兵法,就是无法。水无常势,兵无常形。顺势而为,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