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页

新书[校对版] 七月新番 1101 字 2023-03-17

第五伦能保证考试过程公平,但在此之后,诸生的名次、取舍,就都是他操持舆情的工具了,在魏王的权术下,从来没有公平可言。

把小亲戚撸到第五名后,第五伦继续往下看,前十基本被有背景、家学的士人包揽,这些人的学习和应试能力,是当真很强啊。几代人积累起来的教育,当真不是吹的,这是第五伦用人时必须接受的事实。

“名次最好的穷士在哪?”

第五伦一直到四十多名才发现了他。

黄长报上了对这个人的调查:“此人名为承宫,字少子,听说是琅琊人,年少时做过猪倌,樵薪求学,后避赤眉之祸,至右扶风武功县教授乡野子弟,此番就带着十多名弟子悉数入京应考。”

这经历让第五伦有些就惊讶,真是个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啊,让人调来简牍,看了一眼对答,中规中矩,该对的地方都对了,难的地方也卡住了,但还是尽力写满了字数。

让第五伦眼前一亮的,却是承宫的策论。

承宫所受教育应是不全的,通经而不通传,也没有机会接触汉时辞赋家的文章。所以他的策论,既没有杜笃的华丽辞藻,也不如伏隆那般能援引坟典,可以说朴实无华。

但却写得十分认真,从自己在汉末时目睹的天下怪现象开始讲起,一直到近年的纷乱,不是高高在上吟诵古今的文士态度,而是哀民生多艰的平视。在最末尾,文章里那股对魏王给他们穷士野民机会的感激之情,溢于简牍之上。

“好。”

第五伦如此评这文章,好在情真意切。

顺便,第五伦喜欢此人的名。

“承宫……成功!”

他也需要一个代表人物名列前十,好使在野穷士有拥抱新政权的勇气与动力。

但真正让魏王中意承宫的原因则是……

“此人纵是做了官,也应能和老百姓好好说话,说普通人听得懂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