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对水稻研究院的支持,李宽亲自出席了揭幕仪式,同时还让许敬宗给水稻研究院在襄州、鄂州和苏州、广州各建立一个研究基地,用来研究水稻种子的改良。
“林茂,本王有一个思路,你可以参考一下。”
在简单的致辞之后,李宽便参观起了刚刚草创的水稻研究院,借着这个机会给谢林茂来点“拔苗助长”。
“王爷,您请指示!”
谢林茂双眼发亮的看着李宽。
虽然他对水稻的种植和改良很有兴趣,也有一点研究思路。
但是整个观狮山书院,谁不知道李宽的创意才是最独特、最能出成果的。
今天自己能够获得指导,说不定他日的大唐皇家科技奖农学奖里头,就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呢。
“这水稻的种植和改良,不管做了什么,终极目的肯定是提高水稻的产量,在未来的几百年内,这个目标都是不会动摇的。那要提高水稻的产量,现在的情况其实很明朗了,无非就是几个。
一个是格物学院的姚远在做的,就是看看怎么让水稻长得更好来提高产量;另外一个就是像去年开始的南洋水稻推广一样,改良水稻的种子,从根源上提升水稻的产量;再有就是考虑如何减少病虫害,看看是否有没有方法找到一种方案,灭掉水稻上生长的那些虫子。”
李宽一口气把提高水稻产量的三种路线都给提了出来。
不说全部取得多大的成果,但凡是在某一项有什么新的突破,都能让水稻的产量上一个新台阶。
无他,实在是现在的水稻产量跟后世差距太大了。
哪怕是引进了南洋水稻,实际上亩产也就只有后世的三成左右。
当然,李宽也不指望能够完成达到后世的产量,毕竟那是无数科技人员付出寂寞和血汗之后的结晶。
只要大唐的水稻产量能够达到后世的一半,李宽就心满意足了。
要是这个目标达成了,再加上以后从美洲引进的土豆和番薯,至少可以养活五亿大唐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