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3页

匠人的大量增加,也导致了消费能力的旺盛。

毕竟在这普天之下绝大多数都是农业社会的时代,实际上这世上的消费主力大多都是极少数的贵族、官绅、领主,芸芸众生是不存在消费能力的,绝大多数人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自己织布,自己耕地获取粮食,拿夯土自己建个破屋烂瓦的房,他们将人的需求,抑制到了最低,除了盐巴的获取之外,几乎绝大多数地方的人,根本不需要采买任何商品,哪怕有些许的需求,极大多数地方,竟还保留着以物换物的状态。

而匠人的增多,这使得在辽东,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这个群体已经无法自给自足了,他们必须挣了薪金,再通过薪金去满足自己的衣食住行。

如此大量的群体,所带来的消费力是极为可观的,虽然相比于后世,实在不值一提,而在这个世上,辽东的消费力,居然已开始疯狂的暴增,甚至有人开始估算,辽东这百万户的消费力,极有可能超越了江南,比之京畿一带,也不遑多让。

而重工的需求,也带来了矿业和钢铁生产的膨胀,在岁末结算的时候,辽东的炼钢量竟是达到了四十万吨。

当然,张静一对于这个数字,依旧还是大为不满意,虽然比之京城的三十四万吨已有了超越,而且这个数字,其实是超越了工业革命时期英国1810年的产量的。

可辽东对钢铁的需求,依旧还在井喷式的增长。

作坊的机械需要钢铁,武器、铁路、舰船需要钢铁,以至于辽东当年竟还从关内进口了足足十三万吨的钢铁。

又因为需求实在巨大,投资钢铁几乎已成了一本万利的买卖,因而如今但凡能建起钢铁作坊的,无一不是巨富。

关内大量的人口,似乎也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大量流入的人口,也开始大增,尤以山东、宣府一带最是盛行,这人口移入,已是蔚然成风。

这自然也引起了朝中的一次大讨论。

这一次讨论是在次年进行的。

年初的时候,宣府、山东两省巡抚会同布政使上奏,说是逃户日众,竟有阖族迁徙,以至乡间人口凋零,十室九空。

这些话,当然有夸张的嫌疑。

不过也确实说明了此时的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