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了等回来倒头就睡呗。
方荻花见大儿媳不累,她也就跟着去看看。
之前听说工人文化宫里面可好玩儿了,有打篮球的、打乒乓球的、跳舞的、唱戏的,甚至还有打拳的?
她想去长长见识,回去跟老娘和老头子他们唠叨唠叨。
现在不到七点,去玩一玩九点回来正好睡觉。
再一次体现出家属院儿的地理位置优越性来,去工人文化宫也很近,骑车或者步行都方便。
他们邀请陆绍棠和林姝,可惜陆绍棠要加班儿,林姝也不想去,她要去找杨淑敏聊聊审批点木材的事儿。关泽:“那是,不过,你奶对你也挺好,你爷对你也好,你爹娘对你也好,你……”
他数来数去又憋屈了,他只有奶奶对他好!
自己太可怜了!
因为有老人孩子一起过去,陈燕明借了两辆自行车,方荻花骑车带着关老太,另一辆陆大嫂骑着带詹秋冉或者孩子们。
关老太原本寻思自己腿脚不那么利索,跟着去少不得要吃点苦头,没想到陈燕明会主动安排自行车,她心里有些热乎乎的。
她平时是个有点挑剔、刻薄的老太太,在院儿里没真心朋友,那些奉承她的多半是图她儿子能带来好处。
今儿人家完全没必要带她孙子去,反正如果是她家人指定嫌弃带别人家孩子麻烦肯定不带。
看着孙子和盼盼甜甜侯伟三个处得那么开心,再也不是小时候那么气鼓、吆三喝四的,关老太心里也有所触动。
到了文化宫,陈燕明把自行车锁在门卫那里,让人帮忙看一下。
他去按人头交钱进入。
关老太还想给钱,方荻花道:“快别计较这一毛两毛的钱了。”
陆大嫂听见就偷着乐,婆婆是真有钱了,以前别说一毛两毛,就是一分两分都可惦记呢。
哎,家里真有钱了,再也不用为几毛钱犯愁,这感觉真畅快。
这些变化都是三弟妹带来的!
陆大嫂记得可清楚呢。
陈燕明、詹秋冉领着大嫂和孩子们去玩儿,还让他们参加项目试试,比如去打打乒乓球、打打羽毛球,跟着跳跳舞什么的。
方荻花和关老太就结伴儿溜达。
关老太有点忸怩道:“没想到你真把我当朋友呢。”
方荻花瞥了她一眼,“咋,这有什么好弄虚作假的?”
关老太:“我寻思你儿媳妇不待见我,会跟你说我坏话呢。”
方荻花:“你就多想,我儿媳妇从来没说过你不好,要是说你不好能给你送螃蟹吗?”
关老太:“真的?她真没说我不好?”
方荻花点头:“对啊,你有啥不好吗?”
关老太不好意思道:“那没,都是过去的事儿了。”
方荻花:“过去的事儿提它干啥?咱都一把年纪了,得活眼目前儿,活以后。”
关老太:“是,还是你活得明白。”
方荻花:“我只闹心缺衣少食吃不饱,现在家里生活好,不但吃饱还能吃好,我有啥不明白的?叫我说,你家条件儿好,老早就不缺吃穿,得整天跟神仙似的乐呵。”
关老太就叹气,“要不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嘛,就没难念的经那人和人脾性也不一样,整天住在一起也有点看不对眼的呢。”
方荻花:“那没办法,谁也不能逼着别人改成自己喜欢的性子,顶多不爱看就少看两眼呗。”
谁也不是顺心顺意的不是?
虽然事实如此,可关老太跟方荻花这么聊聊却舒服很多。
她在家属院没什么交心的朋友打啥也不用干就不好了。”
“那我干点啥呢?”她还犯愁,觉得自己好像啥也不会。
方荻花:“你就跟着你小孙子学习,学识字学算数,认识多了你眼界就开阔,见识的东西就多,书里可多好东西了,你看一天都不待腻歪的,也不容易老年痴呆。”
老娘九十了大夫还让她学识字预防老年痴呆呢。
关老太:“行。”
此时她还不知道自己竟然真能坚持学习,以后更是非常支持妇女主任组织的扫盲工作,赶着一帮子老太太和中年妇女去学识字,并且在大家都流行写回忆录的时候她也写呢。她在回忆录里除了回忆艰苦的童年,自己的老伴儿,当中还有一位英姿飒爽的大妹子,她一句负面的评价都没,惹得她儿媳妇各种不满。
晚上回家,方荻花就去给关老太送了药酒,又说明天要带孩子去动物园,让关泽也一起去。
方荻花对关老太道:“你腿脚不好,在家歇着吧,关泽跟着我们没事儿的。”
主要是几个孩子都听话,不会乱跑乱钻的。
关老太:“我能去!”
薛莲倒是想反对,当瞅着婆婆一副“你最好别反对,老娘不听你哔哔”的神情索性不管,免得吵架生气。
儿子还没回来,关老太又让薛莲拿相机,明天他们要带着去拍照。
薛莲小声道:“妈,你们会用吗?”
关老太:“人家陈局肯定会。”
我不会,我不会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