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恐怖瞬间弥漫了整个军营。

所有人都小心翼翼的注意着自己的言辞,尽量避免说出与“水”有关的词汇。

第二天。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马谡稍微平静了一些,只身来到五丈原北崖,眺望着山下不远处流淌的渭水,沉吟不语。

愤怒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问题更加复杂。

现在,只有解决缺水困局,才能迅速扭转不利局面。

沉吟的功夫,马谡想到了上次屯兵在街亭南山时的一幕。

当时面临的处境也是敌众我寡,也是缺水。马谡以士兵“接力运水”之法,只用了十个时辰就填满山顶天池。

但这个方法,却不适用于现在。

当时驻守街亭南山的只有一万蜀兵,所需水量不多,且南山北面是缓坡,水桶接力转运困难不大。

而此时五丈原上足足屯驻了五万大军,所需水量巨大,且五丈原北端的坡度几乎垂直,根本无法人工转运,甚至,连吊索悬桶取水之法也行不通——因为坡度不够垂直,水桶在提拉的过程中会翻倒。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马谡一边查看五丈原的地形,一边反复思索着着刚刚想出来的解决方案——在靠近渭水一侧,寻地势稍微低一些的地方,向下深挖,只要水井的深度与渭水水面持平,缺水危机必然自解。

但是,五丈原上地势最低的地方,距离地面,也就是渭水水面的高度都超过了十丈(23米左右),即使挖出了水,如何把水抽取上来呢?

轱辘井一桶桶往上打水肯定是不行的,一来太慢,二来费力。

等等,抽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