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毕轨率领残余部众赶来与秦朗会师后,魏军总数已经达到了六万五千人,其中还有两万骑兵。

而根据斥候的探查,柯比能的部众目前仅有一万骑兵,另外三万骑兵不知所踪。

基于以上情报,秦朗分析过后谨慎的认为:穷寇莫追,将柯比能逼回草原便好。

并州刺史毕轨却不同意这个观点,他激烈的站了起来,认为此时应该趁柯比能虚弱的时候,对其赶尽杀绝,以永绝边患。

两人意见相左,争执难下。

险些在大帐内顶起牛来。

激愤之下,毕轨脱口说道:“公乃宗室子弟,此前从未统兵,不知柯比能军中虚实,实是情有可原。依今日计,柯比能当追!”

秦朗虽是依仗曹操义子的身份登上骁骑将军的高位,但他却是一个有真本事的将领。不过,因为各种缘故,经历曹操、曹丕时代一直都没有被任官,直至太和元年,曹叡即位后,方才得到启用,就任骁骑将军。

之后,秦朗曾屡次请求掌兵北伐草原,安定边塞。上表的奏折上也都是言辞恳切,直指要害,从不挑战曹叡的权威,也不与曹爽、司马懿等人争权。但即使如此,他却一直都是挂着虚职,没有获得重用。

造成这样处境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大魏像他这样的良将太多了,轮不到他;二是曹叡刻意防范宗室子弟掌兵的缘故。

现在毕轨这句话直接戳中了他的痛处,令他无言反驳。

因为毕轨所说句句属实。

而且,毕轨常年驻守北境,深知柯比能的底细,之前更是仅靠两万人马(这里没有算上步度根的三万骑兵),就重创了柯比能。所以,毕轨的话很有参考价值。

秦朗不得不把自己的观点收回,重新考虑起毕轨的提议。

“好吧……依使君之计,我军当如何做,那三万鲜卑骑兵不得不防啊……”秦朗并不是一个固执的人,知道两军阵前,将领不合乃是兵家大忌。真要和毕轨闹翻了,对大家都没好处。

便摆了摆手,重新坐回主位,看向毕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