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各样的茶楼在广东可以说是遍地开花,老头老太太最喜欢招牌上用大字写着“平靓正”的老茶楼,时爸时妈为了招待客人,选的是新装修的“四季茶楼”,早早就订好了包间。
客人到店需要按人头付茶位费,有菊花茶铁观音普洱茶红茶绿茶等常见茶可以选,这步似乎不太重要,时熠选了菊花茶,服务员便扔过来一个茶包,附带一大张点单纸。
在电子下单十分便利发达的现在,这个点单纸简直可以说是广式早茶的灵魂。
“陆哥先看吧。”时熠将纸给坐在旁边的陆景明,并递上铅笔,“想吃什么直接打钩就好,要两份的话写数字。”
点单纸是彩色的,薄薄一大张,双面都画满了推荐菜,时熠小时候最享受勾勾选选的过程,广东气候湿热容易上火,时爸时妈不让他吃太多煎炸物,时熠经常挂着眼泪,用铅笔附带的那个难用的橡皮擦,擦掉炸云吞炸鸡翅。
陆景明拿着笔,先是在xo酱香煎萝卜糕后面写了2,再在椰汁千层糕后面写了2,然后勾了一份虾饺。
原本他是要请客的,但时爸时妈坚决不同意,陆景明对他们来说是孩子,又是重要的客人,怎么可能让他花钱。
于是陆景明勾选的不多,推过去给时熠看。
“怎么这么少?”时熠接过笔,开始快速勾选,然后呈上去给爸妈看。
时爸时妈接过看了眼,判断煎炸物浓度过高,时熠则一脸乖地看着他们:“我想让陆哥也试试嘛。”
“一阵饮凉茶啊。”时妈用粤语对他说。
茶楼的多数糕点都是即点即上,不同于北方的大盘菜,端上来的蒸笼与餐碟都小小的,里面的东西也比较袖珍,这里的人喜欢这种一次可以吃很多种、每样吃一点的感觉。
桌上堆得很满,虾饺、干蒸、鼓汁排骨、虎皮凤爪、生菜牛肉丸,主食类有红米肠、糯米鸡、咸骨菜干粥、三丝炒河粉,除了时熠喜欢的那堆炸物,还有双皮奶、葡挞、千层糕这样的甜点,当桌面摆不下,蒸笼便叠在蒸笼上边。
“这个糯米鸡里面鸡肉好嫩好大块,才五块钱一个,真的好……”时妈称赞着,这时忽然卡了壳,转头用粤语问丈夫:“好抵食……用普通话点形容啊?”
“好……值得吃?”时爸其实不是本地人,但到这里已经三十多年了,早被腌入味儿了。
还是到北京读了两三年书的儿子告诉他们:“物美价廉。”
“对!”时妈一副整个人瞬间舒畅的表情,“还是年轻人最有文化。”
陆景明看着他们一家三口谈笑,尝了一口椰汁千层糕,嘴里凉凉的,甜得人皱眉。
这顿饭吃过,时妈真的载着他们俩,在老城区东弯西拐,最后停在了一家看着黑黢黢的老店前。
时熠狠狠吞咽了一下,被喊下车。
这家店看上去恐怕有三十年历史,招牌也褪了色,写着“强记凉茶”,陆景明进门就闻到一股浓浓的中药材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