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队员们三人一组,继续传接球训练。
没了针尖对麦芒的秦敖和文成业。
接下来的,球场变得安静许多。
文成业退场后,还在场上的球员们开始每日训练。
直白的线条,干脆利落的砰砰声,男生们在草地上跑动起来。
他们或抢断或过人,脚背停球或胸部停球的动作都很游刃有余,他们精准的将足球传给身边的其他学生,并开始奔跑。
男生们早已习惯这个过程,他们非常认真,且毫不拖泥带水。
完成固定训练后,他们还会拿起自己的文件板,写下一些东西。
文成业和别人站得很远,但也把这些都看在眼里。
场上其他同学跑动快速,传接球流畅,他仿佛很不能理解,为什么他们能打出这样的配合?
他的神情越来越凝重。
“想再试试吗?”不知何时,王法站到文成业身后,这么问道。
文成业蓦地看向教练,没有说话。
像是不愿意服输,或者任何男生都不能接受同伴嘲笑和奚落,文成业最终抱起足球,站了起来。
文成业重回训练场后,好像想明白怎么对付秦敖。
他直接一脚长传,大开大合,掌握球场主动权,把队友当狗一样调度。
秦敖不服气,立刻还以颜色。
原本的攻防转换演练,不知不觉就变成追赶长传球的练习。
王法也不叫停,任由训练发展到一个全新的方向。
因文成业“遭殃”的球员,不止秦敖和付新书。作为三人小组对手的同学们,也“有难同当”。
文成业长传时,秦敖必须像疯狗一样狂奔,追赶足球。相应的,防守队员也必须跟着跑,否则防守失败。
而当秦敖取得球权,也同样用长传球还以颜色。文成业不想输,同样跑得形象全无。
盯防他的球员被全场调动,一时间,场上不再是冷静克制的传接球,大家都血气方刚,冲得热火朝天。
理论上,其实大家没必要这么较劲。但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们谁都不想输。
他们既然不想看到足球因自己跑动不到位而被截下,更不想眼睁睁看着足球飞出边界,被传球者嘲笑。
文成业的存在,让林晚星想起经典的“鲶鱼效应”。
沙丁鱼容易缺氧而死,当时挪威人想尽办法,要把打捞来的沙丁鱼活着带回港口。
后来渔民在沙丁鱼里投放了鲶鱼,因为鲶鱼会吃其他鱼类,搅得雨槽中其他沙丁鱼不得安宁,使沙丁鱼大量存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