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一年时间不见,女生在外地念书,已经变得成熟了一些,反观宁秋砚,和高中时没有任何区别,还是瘦瘦高高的,一个有点青涩的小城男孩。
冉然是因清明节假期回来,没想过会在图书馆遇到宁秋砚。两人走到僻静处,压着声音聊了几句。
“你最近还好吗?”冉然听说了一些他家里的事,好意表示关心,“我听说你暂时休学。”
宁秋砚回答:“还不错。下半年就复学了。”
冉然说:“去商科学院吗?”
宁秋砚:“嗯。”
宁秋砚偏科严重,又临时更改志愿,只勉强够到了一所不入流的大学,不过他觉得能念书就已经不错了。
冉然问:“反正都还没去,宁秋砚,你写的歌那么好,为什么不再考音乐学院试一试?今年的艺考面试期还没过……”
“我没有准备。”宁秋砚很平淡地说,“就不去了。”
冉然尊重宁秋砚的选择,只说了句“好可惜”便没有再继续。
快分开时,她忍不住问了宁秋砚:“那个……你现在有喜欢的人了吗?”
宁秋砚的心跳漏了一拍。
因为这个问题让他忽然想起了某个人。
见宁秋砚沉默着,冉然笑起来:“你好呆啊,宁秋砚。我没别的意思,就问问嘛,有点好奇你到底会喜欢什么样的女生。”
宁秋砚面上沉静,实际却已心跳如擂。
他摇摇头:“没有。”
遇到同学的插曲过去,宁秋砚抛开脑中杂念,闷头专心查资料。
关于庆朝的历史资料不多,找到书籍之后,他便整个下午都待在图书馆里,专心致志地翻阅了所有的信息。因为过于枯燥和无聊,他呵欠不停,好几次都差点睡着。
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宁秋砚在一本史料中找到了关珩的名字。
历史的长河中,关珩所经历过的那场惨烈的、惊心动魄的战役,只有短短的一句话来描写。这短短的一句话,甚至还包括了关珩,乃至整个关家的一生。
“镇南侯关惟奉帝命出征,长子关珩从,战而捷。其后镇南侯为帝不悦,诛九族。”
宁秋砚怔怔地坐在书前,看着这行轻飘飘的字。
诛九族……
为一千多年前的历史悲悯,是徒劳而虚无的,宁秋砚非常明白这一点,也知道自己没有资格去评价历史。可是他还是忍不住,去想象关珩都经历过什么。
从关珩的言谈举止中,完全看不出有这样的惨痛经历,他用不着谁去怜悯。
冷静之后,宁秋砚想起了关子明,以及渡岛上的所有人。
那都是关家的后人,所以,他们当初一定是用了什么办法得以延续,也或许,历史的记载有误,关家并没有落得那样的下场。
是不是因为这个,所以关珩才没有对他要来图书馆查自己的事发表意见?
不论如何,这都不是宁秋砚应该去触碰的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