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康熙的命令,让两人一起治理河道,指不定早就分道扬镳。
这就让当地官员很多会选择从于成龙这边下手,觉得他和靳辅不对付,肯定想把人彻底拉下去。
靳辅不在,于成龙就是老大,他说了算,再没人能阻拦了。
只要他们许于成龙一点好处,愿意帮他把靳辅赶走,于成龙必然会站在他们那边!
于成龙刚开始觉得这些人误会了,却也将错就错,反而让事情更顺利,何必费神去解释呢!
这两人愣是一明一暗把不知道多少官员干翻,送来给康熙的折子都装满一箱子了。
这战斗力,连康熙看着都不由感慨。
这两人以后上了年纪,腿脚不好,不能继续治理河道到处跑的时候转去都察院,说不定也能继续大展拳脚,让朝廷的风气为之一清。
顾凝宸觉得康熙这简直让两位老臣鞠躬尽瘁了,那么大年纪还要到处抓贪官吗?
不过康熙一开口,估计靳辅和于成龙都是乐意的。
能被皇上重用,这是哪个大臣都想要的事。
等他们年纪大了腿脚不好,不能继续治理河道,还能在朝廷发光发热,又转去都察院这么重要的地方,他们能连夜去都察院报道!
毕竟干翻贪官而已,他们之前联手做过,都是熟门熟路,继续做这个也没多难!
车队一路行走,不少消息都会快马加鞭送来,也有飞鹰传书。
飞鸽传书也有,不过是距离要短一点的。
在草原上,鸽子完全就是飞鹰的菜谱上的食物,压根就活不了几只,还不如直接用飞鹰来传信,速度还能更快一点,也没有那么多的天敌,要顺利和安全得多。
康熙收到消息后看了一眼,还递给了身边的顾凝宸。
顾凝宸看后,才明白俄国沙皇发现军官背叛,背后有奥斯曼帝国在推波助澜的缘故。
也是,一个被囚禁起来的皇女,如何还有力量怂恿这些部下去反叛?
不说别的,反叛就需要武器,这就需要钱财了。
皇女的钱财都被沙皇没收充公了,基本上都没留下,军官手里头根本没有那么多钱能买武器。
哪怕有一些藏起来的武器,他们那么多人,愿意为皇女卖力气,未必是真的忠心。
假设军官是对皇女忠心,底下人就未必了,不用钱来利诱,很难让人愿意卖命。
所以又回到了远点,这钱财从哪里来,果然背后有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