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页

但鸮鹦鹉虽然名字带了个鸮字,长得也像,可毕竟还是只鹦鹉。

而且还是没有控制飞禽飞行肌肉龙骨的鹦鹉。

它们的翅膀也小而短,同样也并不太符合李向东的审美,不像王天霸那样翅膀张开时甚至能有两米长,在天空飞翔时显得格外的霸气。

不过两者还是有相同的地方的,比如因为不会飞的缘故,鸮鹦鹉的体重是冠绝同类的,而且长得也很大只。

大多数人对鹦鹉的大小都停留在十几二十厘米,能站在手指上的娇小体型的印象,而鸮鹦鹉却属于大型鹦鹉,它们平均体长有五六十厘米,王天霸站在其中能属于大个头,却不是那种能一脚把它们踩死的巨人。

“好了,没什么问题。”检查完林麝,李向东才说,“我去打个电话跟我爱人商量一下。”

作为新西兰的特有种,鸮鹦鹉的保护力度还是很大的,只是最近因为鸮鹦鹉的特殊情况才会去到处咨询各种鸟类专家有没有解决办法,但李向东媳妇儿也只是向他提了一嘴,实际上并没有下定什么决心,所以能不能送过来还是未知数,也得看高层的意思。

就像熊猫外交,仅二百多只的稀有物种送过来,哪怕是因为情况特殊,也具有特殊意义,要考虑的问题很多。

最关键的是,送的还是不健康的鸮鹦鹉,那问题就更大了,到时候要是鸮鹦鹉死了是谁的责任?还有舆论问题。

自己治不好送给别人,这不是摆明了告诉国内的民众别的国家比自己国家强吗?

李向东倒是没想那么深,但也知道这种极危物种想往外送难度还是很大的,就像大熊猫,其实早在一六年的时候世界自然联盟就将大熊猫由濒危降为了易危,然而直到21年,国内才官宣接受了这个说法,毕竟稀有的东西才能抬高或保持它们的身价,也是外交的利器,所以这类动物考虑的事情往往要更多。

孔碧对此倒是无所谓,说到底,为了一只动物舍弃脸面、不考虑别的情况仅仅是为了救助它,这种事情在官方组织中还是很难见到的,个人救助中倒是经常能看到。

毕竟屁-股决定脑袋。

而且同样是鹦鹉,孔碧对国外的也不太感兴趣,她更喜欢国内的特有种,在山海经中出现过的一种鹦鹉。

作者有话说:

嘿嘿,大家知道我国的特产鹦鹉是哪种鹦鹉吗?

第65章

孔碧所喜欢的鹦鹉是大型鹦鹉,学名叫作大达摩鹦鹉,也叫大紫胸鹦鹉、川鹦鹉。

它们如今种群数量已经很稀少了,跟经常被误认的‘亲戚’数量已经多到能进在国家新一批打算放开限制能够合法饲养的鹦鹉名录当中的大绯胸鹦鹉不同,它们因为非法偷猎和栖地减少的缘故种群数量在国内已经不多了,所以鸟圈有人为此开价到了五位数。

大型鹦鹉通常都是这个价格,但因为稀少的缘故很多往往也会溢价,毕竟越稀缺越有人想养,也因此哪怕在非法饲养保护动物抓得严的时期,它们的数量也没有因此增加多少。

不过尽管喜欢,但鹦鹉对孔碧来说向来是属于跟哈士奇一样的宠物,都是看别人家养自己偶尔过去撸撸才有意思,但一旦自己养就立马忍不住戴上痛苦面具。

因为鹦鹉真的很吵!

就像很多人喜欢猫却受不了它们掉毛和拉屎很臭一样,鹦鹉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小太阳鹦鹉是比其它鹦鹉加倍的吵,和尚鹦鹉是屎多且频繁,吸蜜鹦鹉是喷屎,葵花鹦鹉极其最嘴且羽粉也多,灰鹦鹉则是容易抑郁性格极端敏感……当然,它们也不是光有坏处没有好处,至少它们拉的屎都不臭,所以就算拉到手上了也没什么关系……

以孔碧旁观孔家村的人养鹦鹉的情况她就可以轻易得出结论,大型鹦鹉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养的,尤其是住在城市里租房住或者没有买-别-墅的,要是强行养了一只,那声音能让整个小区都没法睡觉了。

不过现在是养在动物园中那就无所谓了,毕竟动物园里吵闹的飞禽本来就已经有不少了,所以再多一种也无所谓了,无非就是吵和更吵的区别,听习惯了没准还会觉得似乎也不是很吵,甚至还会产生其实还挺动听的错觉。

但能不能被送来都还是一个未知数,所以孔碧也没有在此事上多纠结,确定林麝状况还算良好之后,就去看了看玉面。

在做完手术之后,玉面没有出现什么术后后遗症,现在眼睛已经能渐渐看到光了,为此每次看到孔碧就忍不住催促什么时候能让它们去见别的狼重新组成狼群。

孔碧为此仍然有些犹豫,甚至在考虑要不要找几只狗来敷衍一下,毕竟虽说狗是从狼驯化而来的,但两者所具备的野性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用狗来代替的话风险能小很多,就算以后玉面再复发以狗的性格来说也不用担心会被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