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那得是明年开春再考虑的事了,如今则得暂时养在室内,对爬行动物来说,最重要的便是温度、光照和湿度,而南方如今的温度虽然比起北方要高得多,但也维持在十度出头、大部分时间个位数的样子,这些乌龟在这种温度中差不多都已经进入了浅冬眠、冬眠状态,直接放外面养跟让它们去死差不多,毕竟孔碧也不知道它们在原主人家里是怎么养的,能不能独立越冬。
而娃娃鱼则得专门准备一个展箱单独饲养。
娃娃鱼的学名叫作中华大鲵,虽然俗称里有个鱼字,但本身其实是两栖动物,而且还是现存的最大的两栖动物,跟扬子鳄体长差不多,都是一米多长,极限个体则能有两米多,体色会随着栖息环境的变化而生出细微的改变。
作为动物界的活化石,娃娃鱼也是个需要冬眠的物种,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如果有人在某个野外看到了娃娃鱼,那必然证明着那附近的环境绝佳,毕竟它们是有‘洁癖’的,不干净的地方根本不会住。
可惜因为基因污染,哪怕娃娃鱼的养殖技术已经成熟到能将其搬上餐桌,野外的野生娃娃鱼却已经陷入了悄无声息的灭绝状态。
基因污染是很严重的事,但同样也是不被重视的事,一如绿孔雀和蓝孔雀,羊和狗,海东青与猎隼,如果任其发展,就可能会导致它们原本为了生存而进化出的适应特征因此而消失,继而导致的便是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而让它们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当中去。
目前来说,孔碧也不清楚这只娃娃鱼是从野外来的还是人工养殖亦或者是杂交的,因为有研究声称国内的娃娃在野外至少有五个不同的亚种,但具体都有什么亚种报告中并未指明,不过考虑到盗猎团伙的性质,孔碧觉得这只娃娃鱼是野生的概率很大,当然,也有可能是人工养殖的拿出去高价售卖给别人赚差价的。
不过不管如何,既然都送到动物园来了,那自然得好好养着。
两栖动物所需要的展馆通常都不需要太大的面积,五十到一百平就差不多了,区域孔碧给划分到了敖诗那边,毕竟都是两栖动物,跟花椒那边的飞禽展区一样,这边也能直接划分给两栖动物,以后出现什么蛇啊、青蛙、蜥蜴之类的都可以放在这边。
娃娃鱼一般生活在水流湍急的山涧、河流中,河流、湖泊是没办法给娃娃鱼弄出来的,但溪涧却可以,蜿蜒的小溪从展箱这头流往那头,深浅不一,最浅处看看覆盖住手背,最深处则能没过人半个身子,底部铺上鹅卵石,装上水循环、照明、喷淋……依靠这些系统来模拟自然环境下的各种正常天气。
远离游客的一面则铺上细沙,放上人工岩洞和倒伏的树干,树干是为了娃娃鱼活动,岩洞则大小不一留出缝隙,大的能当娃娃鱼的巢穴,小的则便于石蟹、鱼虾等隐藏
——自然界中娃娃鱼会将自己的尾巴尖伸到石缝中诱骗螃蟹夹住,然后将其顺势拖出饱餐一顿,所以准备这样的缝隙更便于丰容,让娃娃鱼享受自己捕猎的乐趣。
最后,还可以再种上一些蕨类、苔藓之类的植物让娃娃鱼遮阴纳凉,溪涧中再放上一些娃娃鱼不会吃的鱼苗,一个看上去无比自然的娃娃鱼展箱便打造完成。
这甚至都不需要孔碧去找设计师设计,很多爬虫玩家对怎么建造展箱都极有心得,只是受限于资金无法满足而已,而在有钱的情况下,这一切想要做到就更容易了,因此其实娃娃鱼展区反而是孔碧最不担心的。
而且娃娃鱼的新陈代谢极为缓慢,在人眼中,因为冬眠而一整个冬季不进食的动物就已经很厉害了,但娃娃鱼却更厉害,甚至堪称‘辟谷’——在食物短缺时,它们能两三年什么都不吃。
哪怕是单论冬眠,它们冬眠的时间也极难有动物能比拟,因为它们能冬眠将近六个月再苏醒。
因此,娃娃鱼虽说是水质监测专家,对环境要求苛刻,似乎很难饲养的样子,但某方面来说它们也可以说是生命力极为顽强,所以真正让孔碧头疼的反而是雪山之王雪豹。
看这名字就知道它们不该是呆在南方动物园的生物了,川省野外自然也是有雪豹的,但它们所处的是高海拔地区,并不是附近分布的动物园里,好在现在是冬季而不是炎热的夏季,不然孔碧就真该头疼了,毕竟哪怕是动物,要是天天吹空调那毫无疑问也是很难受的。
所谓窗含西岭千秋雪,杜甫写诗时所看见的西岭雪山如今也仍然还屹立在川省,可这不代表雪豹就能在南方生活得很好了,除非是将它放生到卧龙那边,不然的话它们如果要在南方生活那是必须得依靠制冷设备的,就像那些长毛犬类,比如哈士奇、阿拉斯加之类的犬类,如果敢大夏天什么准备都不做就大中午带出门,那必然都得站着出门躺着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