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倒也不让人意外,晨昏本来就是它们的取食高峰期,这会儿突然下雨打扰了它们进食,估计还饿着呢。
唯一让孔碧不解的就是它们春天明明更喜欢吃花朵、嫩芽、嫩叶,怎么还会找果子吃。
要知道,野外的动物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事准则,知道自己该吃什么、怎么吃才能可持续的竭泽而渔,不会把周围环境破坏得让自己没法活。
也许是饿狠了?
孔碧只能这么猜测,也不在意,笑眯眯地又递了一把花生过去。
考虑到去的毕竟是野外,孔碧带的都是耐吃耐嚼的食物,薯片辣条之类的带的很少,大多还是花生瓜子之类的,似乎正好和对方胃口。
可惜没找到松鼠,不然孔碧还真想让对方帮忙剥东西,对方剥,她吃,想想就爽。
作者有话说:
第92章
孔碧打量着这只川金丝猴,眼大而圆,双眼皮,头部到肩部毛发偏深,略微偏绣红色,根据金丝猴越长大毛发颜色越深的定律,这一只应该已经成年了,嘴边没有瘤状赘物,所以是只成年雌性金丝猴。
因为毛发被雨水打湿了的缘故,它看上去并不怎么毛绒绒,不过倒也不狼狈,有种落难美人的感觉。
孔碧不禁有些好奇它是怎么跑到这边来的,要知道,金丝猴可是成群活动的,所以按理来说在碰上这种下雨天时早该回去跟族群一起躲雨了,而对方的样子看着也不像只迷路或是找不到族群的流浪猴。
她也没兴趣深究这些,川金丝猴的活动范围本来就是很大的,食物越是欠缺时活动范围就越大,虽然十万大山看着不怎么像缺少食物的样子,但金丝猴吃得也是不少的。
金丝猴是整日都忙碌于取食的动物,从早到晚,仅中午和下午午休会留出一点休息时间来,其余时间都会用来觅食。
这与它们的食性和个头都脱不了关系,就像是改吃素的大熊猫,因为竹子蕴藏的能量有限,导致了它们必须得一天进食很长时间,以至于拍它们的视频大多都是它们进食的画面,给人一种它们是吃货的错觉。
而金丝猴也是如此,雌性金丝猴成年后能有十六七斤,可它们的食物却是叶子、叶芽、树皮之类的东西,这要是一天不多吃点那能顶饿吗?这也就造成了它们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奔波于取食,对食物的热情也很高。
孔碧对金丝猴还是很喜欢的,这倒不是因为有猕猴的对比把金丝猴衬成了猴中贵族,而是历史原因。
要知道,现在金丝猴虽然属于保护动物,可古时候它们其实并不罕见,就跟曾经的虎患横行中的华南虎一样,金丝猴在古时分布也是比较广的,绿孔雀一族跟它们自然也是有所接触的,还曾互换过食谱,彼此之间也有些面子情。
哪怕刨除掉这些,在金丝猴中孔碧最喜欢的也是川金丝猴这个品种,因为其它金丝猴虽然都被叫作金丝猴,但身上的毛发都多多少少有些名不符其实,有些甚至是灰色、黑色,只夹杂着少量的金黄毛发,而川金丝猴不同,出生时全身都是浅金色毛发,长大之后虽然有些毛发看上去像是被太阳给烤焦了,但大部分毛发仍然还是金色的。
背部的长毛则像是一件披风一般,将之称之为美猴王都不算捧杀。
不过,因为川金丝猴的蓝色面孔,如果是夜晚冷不丁的看到,其实也多多少少是有些吓人的。
这只川金丝猴似乎不怎么饿,吃了孔碧一袋花生一袋坚果之后就不吃了,但它也没有打算离开,蹲在门口好奇地看向孔碧。
金丝猴在猴中不属于高智商的个体,从古时候被投喂到现在都没出现过峨眉山猕猴的情况,这既有它们本性确实比较温和老实的缘故,也有智商确实没那么高的原因在。
所以当游客将它们团团围住时,才会让人产生一种它不是猴,围着它又吵闹又摸又投喂的游客才是猴的错觉。
因为不怎么聪明、也不怎么怕人的缘故,它们见到人往往不会第一时间躲藏起来,哪怕是野生的金丝猴野性比起其它猴子来说也略有些欠缺,此时好奇地看着孔碧,这倒不是说它这是第一次见到人类,而大概是被孔碧身上的气息给迷惑住了。
十万大山每年都有数支科考队前往,里头有至今没见过人类的动物那是肯定的,但要说川金丝猴没见过人那绝对就是瞎说了,就算它们没见过家长也是会教的。
五年前一支科考队做过调研,十万大山大概有一千只左右的川金丝猴,组成一个松散的大族群,食物丰富时它们会聚集,食物紧缺时它们就会散如满天星,搜刮着视野内自己能看到的所有食物,以川金丝猴差不多两三年一胎的频率,这个数量如今应该是有所增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