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页

骆晋云的字,中规中矩,说不上好看,但字形板正,笔锋刚劲,在大多数连名字都不会写的武将里,已算个大儒。

可是她不明白,他的文辞已贫瘠到这种地步了吗,连封信都写不了,只能写四个字?

她明明记得,他还写过数百字的奏章呢。

但不管怎样,他这四个字,就算是默认她留在凉州,默认她办粥棚。

总体来说,薛宜宁算是欣慰的,如今凉州的救济已有条不紊进行,她觉得自己这一趟虽连那西羌郡主的面都没见到,却总算没白来。

第82章

几日后, 一队从南方战场上撤下的大军从凉州城经过,前往战场。

凉州所有人都在街旁观看,难民们更是欢欣鼓舞, 终于相信大周一定能赶走乌桓人。

薛宜宁也特地去城门口看了,回来时眉眼中都透着喜悦。

听说这只是第一批大军,后面陆续会有更多援军过来,到那时,打败乌桓与鲜卑的联军指日可待。

回来时, 家门前仍在施粥。

她自马车上下来, 旁边正好坐着一群喝粥的难民,为首一名难民见了她, 先是一愣, 随后才激动道:“是将军夫人, 多谢将军夫人救命之恩!”说着,立刻拉了身旁家眷朝她跪下。

这人薛宜宁有些印象,他是第一天就来这儿来领粥的,且一人带着全家七口, 老母, 妻子, 幼弟, 另有四个孩子,连日来,就是来这儿早晚领粥才让这一家人活下来,这才对她感激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