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页

她以村委名义,花了几百块,特别雇了阿铜的婶婶,负责每月清理流动赌场的垃圾。

理由是,当婶婶的,肯定知道侄子每晚在哪吃夜宵。

村民们见识了兰兰副村长的手段,安静了,阿兰比他们想象的吓人。

端午节,言兰换了一身藕色中衣袍、孔府花鸟裙,在院子里挂红的绿的灯笼,她坐在竹床上,哼着歌,观察自己用凤仙花敷的指甲。

李修知道言兰的所作所为,也不意外,凭栏听她哼的歌很有趣,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正义的副村长,正义的副村长,收拾害虫,收拾,收拾。

李修下楼来,说:“兰兰,今天天气不错,我们去小南沟划船吗?”

小南沟是茶坡村的一处芦苇荡,岸边柳树老,河里水鸟多。

言兰说好呀,穿袜子穿鞋,下了竹床。

山路上,李修开车,言兰絮叨:“绣花的东西都蛮贵,阿修你知道我请人绣裙子,花了多少钱吗?”

他说:“多少钱,我转给你。”

阿兰微笑,说:“我用卖花生的钱请人绣的,市面上卖的,不是印染的,就是机绣的,没有手工绣的好,这是小莲花,这是小石榴。”

她玩自己的裙子,又是天真烂漫小姑娘了。

小南沟,河水清澈,绵延几公里的芦苇荡,随风萧萧,天色与水波,染着夕阳的红晕余晖。

阿修和阿兰,两个人划着小船,慢慢看这风景。

偶尔水鸟被惊动,隔着芦苇窸窸窣窣。

傍晚的风轻快,阿兰慢慢唱起歌来,调子长长。

她唱道:“绣球当捡你不捡,空留两手捡忧愁,山歌好比春江水,我俩结交订百年。”

李修头一回听阿兰认真唱,字正腔圆,像一只百灵。

芦苇苍苍,杨柳依依,他跟着愉快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反正,我现在是写一千字,要三个小时,很充实呀。

人活着要有一点爱好。

第19章

阿兰折了雪白桐花的季节,忽然转让筷子厂,很快找到了同镇一个买家,机械设备都是打折的。

她变了现,如此而已,像抖空竹的人,抛高了,接住了。

她也不再承包荒废的梯田种花生,也不卖花木、米粉、柴禾了。

除了竹林还在打理,她罢黜了大部分的务工务农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