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页

程石很受用这句话,等出了门,他就跟杨柳说:“娘说错了,能干的是你,没你我也不能操持这一摊子。”

杨柳受用他这话,没抹去她的功劳,但也明白,没有他,她也就徒有想法,到老了也还是空想。

当晚,程石就在村里找人上山砍树刨根,男的女的都行,半大的孩子也要,必须手脚勤快,放言说一旦他发现有人偷懒,以后再雇工就不再找他。

“都先过来听我说,安静安静,听我说。”次日清晨,程石在晒场上拿名单点人,“我接下来要说的是不能砍不能刨的东西,大多数都是你们认识的,比如楝树、构树、艾蒿、车前草、菊花、地地菜……还有其他鸡吃的草,这些都不用砍。”他扫过一张张黑黄的脸,无一例外,没一个胖的,“我说的你们也记住了,这些都是能卖钱的草药,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长的都有,等闲下来了,你们也可以挖了晒干卖钱。”

“楝树和构树也是?我家门前有棵我大腿粗的楝树。”包着蓝布头巾的妇人问。

“楝树的根、皮、花、叶都能入药,但要如何炮制,日后有需要的可以来问我。”程石看了眼日头,“行了,我也要去镇上了,你们自行上山,注意安全,别一个人走远了,我不在家的时候你们有事就找坤叔。”

“你放心做你的事,山上的活儿就交给我们,指定包你满意。”站在最前方的男人大包大揽,程石对他有印象,是杨家一族的人。

一群人蜂拥进山,程石在他们走后也赶着马车出村。

他们这些人领程石的好意,进了山就当是在给自家干活,砍的杂树唰掉叶子和细小的枝条,搓了茅草捆作一捆一捆的堆在空地上,土里刨出来的石头也沿着山体走势堆放。后来听坤叔说东西两侧山是打算养鸡鸭的,他们又把水沟里的淤泥和草叶清出来,隔个十来尺挖个坑,等下雨了就能积汪水。傍晚下山的时候两两抬捆树枝,放在程家的柴垛边,也不用特意晒,放个半年一年的就能搬进去当柴烧。

发工钱的时候,程石看着伸到面前的手,手心手背有树枝和荆棘刺戳的红伤,指腹和指根是洗不掉的青褐色树汁草汁,就连指甲也染了颜色,更别提指甲缝,里面都是黑泥。凭这样的一双手,不用去盯着他就知道没有偷懒的。

第九十三章

累了一天, 脚掌心生疼,望着前面数不清的脑袋,后面等发工钱的人拎了下裤腿摊着腿坐地上, 抠撮土无意识地搓手上粘糊的树汁,随口跟左右的人搭句话, 翘着头等人喊自己的名字。

“周小娘。”

“哎, 这儿,这儿。”头包蓝色布巾的妇人从地上爬起来,胀疼的脚心猛地踩在地上疼的她嘶嘶两声, 踮着脚尖一颠一颠地挤过去,接过一串沉甸甸的铜板, 她脸上的笑露到最大。

“脚怎么了?”程石问了句,拿起纸看了眼, 抬头喊:“杨大成。”

“踩锹挖树根硌脚心,歇一晚就好了。”周小娘攥着一串铜板没走,她站杨柳身边看她给其他人发钱,瞅着空档她扒了下程石, “早上你说楝树的根皮和花叶都是药材, 要怎么炮制来着?”

周围的人听到她问的, 嘴里都停了话, 一致朝门口看,没走远的人也都拐了回来。

眼见光线一点点暗淡,程石看了眼手中的名单,又喊了个人的名字,说:“等等, 我先把工钱都给你们了再说旁的事。”

“行, 你先忙。”周小娘连连点头, 她往后走了两步,坐在墙根下等着。

有他这句话,领了工钱的人都没走,周围几家听了个大概的,做饭的、喂鸡的、挑水的都放下手里的活儿,拎了板凳坐外面等着。

等程石把工钱发完,他家门前或站或坐挤了密密麻麻的人,差不多半个村子的人都来了。

“都领到工钱了吧?有没有漏的?”程石大声问。

“拿到了,都拿到了,你快说说炮制草药的事。”有人催。

程石从石碾子上跳下来,提起杨柳手里的钱箱往屋里走,“等一下,我进去拿东西。”

杨柳看了眼天色,进屋把挂在前堂的灯笼点燃提了出来,等程石拿陈连水给他写的几张纸出来,她在一边给他照明。

“楝树最有用的是根和皮,应该是刷掉土晒干就能卖,果和叶都是卖鲜的。构树是夏秋采树汁、叶子和果实,入冬采根皮和树皮……”程石换了页纸,发现关于药材炮制,陈连水就潦潦写了几笔,有的甚至都没提。他抬眼扫了下皱着眉头努力往心里记的村民,他听到离得近的几个人嘴里还念念有词地重复他说的话。程石不敢再按自己瞎琢磨的说,他折上纸揣怀里,说:“这样好了,过两天我请个大夫过来,让他在山间地头走一遭,给你们说哪些是药草,以及怎么炮制,他演示一遍你们也能记得清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