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页

三表嫂看着雨幕没说话,半响,她回头看屋里抱莺姐儿的女人,开口说:“等回去我打算也开间绸缎铺子,我打算跟杨絮合作,前期从她那里拿货,先小打小闹的试试水,之前她说的什么样式花纹料子之类的我还挺有兴趣。”

这下轮到二表嫂沉默了。

另一边,程石拉着杨柳已经进山,两人先去松树林转了一圈,圈养小鸡崽的栅栏封了顶,上面架了竹竿,竹竿上搭了厚实的稻草,挡风还不漏雨,新买的七千来只鸡鸭鹅幼崽都挤在里面,稚嫩的叫声老远就能听见。羽翼丰满的鸡鸭鹅畅快的在林下淋雨,雨后土里的蚯蚓都出来了,鸡群饱食大餐,就是有时不注意会被鸭子抢,鸡鸭的食谱重合的多,像是鱼虾,鸭吃鸡也吃,蚯蚓和昆虫,鸡吃鸭也吃。杨柳走在其中,眼睛认真仔细地盯着前路,手里的砍刀举起,怕碰上漏网之蛇。

“我还没看过鸭子吃蛇,你说鸭子吃蛇吗?”程石问,他只知道鹅吃素,遇到蛇会弄死但不会吃。

杨柳摇头,“不知道,我也没见过。”

出了松树林沿着小道蜿蜒向西,山上野菊遍地,指腹大小的野菊在雨水的滋润下颜色更鲜艳,花朵高高支愣着,不像桂花,禁不得风吹雨打。艾蒿丛里突然有响动,杨柳用砍刀拨开草丛,两只鸡受惊,咯咯叫着蹿出来跑远了。在雨中吃草的羊群闻声回头,咩咩叫了几声继续低头吃草,程石看了下,它们啃的好像是窜发的构树枝,叶子都啃光了,只剩光秃秃的枝条。

“你选一只。”杨柳拎着砍刀没靠近。

程石朝她伸手,拿过砍刀去高大的构树上砍一堆的枝条扔地上,中途看守的李镖师过来,问:“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逮只羊。”程石已经瞅好了,他扔了砍刀慢慢靠近,猛地扑过去把一只大公羊按身下。羊群轰的一下跑散,其中有两只公羊跑走了又拐回来,低下头准备拱人。

程石胡乱用构树枝条把羊腿捆上,手按着羊头把羊扛上肩,冲老镖师招呼了声:“晚上下去吃羊肉,别去晚了。”

下山的路上羊叫没停过,程石别着头嫌羊毛臭,闲聊说:“你看到没,刚刚那两只羊还准备来拱我,我打算把那两只性情凶猛的公羊留着,让它们护着羊群。”

“随你。”杨柳用砍刀砍断拦路的松枝,说:“要是羊肉好吃,明年多养点,之前在外祖家吃的羊鱼炖味道好鲜。”

“指定好吃。”

出山后雨停了,程石扛着羊去村里找杀猪佬。他先回家换掉湿衣裳,拿了一角碎银子拎筐去挑羊肉,羊皮他也拿回来了,打算等明天去镇上找手艺人硝羊皮,余下的都攒着,等入冬了给全家做羊皮袄。

锅底的余热刚散,灶里又升起了火,羊排剁块儿跟鲫鱼一起炖汤,羊头剖开单独炖,羊肉爆炒,四条羊腿两条和萝卜一起清炖,一条炙烤,一条留着撒盐腌着续井里,余下还有羊蝎子羊尾羊内脏,红烧的红烧熬汤的熬汤,厨下忙得热火朝天,锅碗瓢盆全用上了。

临近黄昏,从村尾飘出的羊肉香弥漫了大半个村,杨老汉一家带着大黑子往西走时,村里人打趣:“小女婿又请你吃好肉啊,馋死个人。”

杨老汉笑笑,背挺得越发直。

有人关心他们铺子里的生意,打听道:“杨木,你们编得竹筐啥的在镇上好卖吗?你们父子俩要是忙不过来,把我编的竹篓先拿去顶着。”

“你倒是一腔好心思,”有人讽了一句,戳穿了问:“他帮你卖,你跟他分摊赁铺面的钱吗?”

“他妹夫的铺子他还给租子?又不是外人。”

“亲兄弟还明算账,哪能不给。”杨老大抱着孩子轻声说:“生意不好做,我跟我爹俩编的竹筐灯笼啥的都卖不了,哪好帮你们代卖。”

等杨家几口人走远了,有人嘀咕说:“怎么可能生意不好,村后的竹林他们只差没砍光。”

“叔,婶,你们过来了。”二表嫂出门迎上人,张罗道:“屋里坐,羊肉快起锅了,等人到齐了就开饭。”

“你们忙活了半天,我们来吃白嘴啊。”杨母玩笑着道声辛苦。

“我们不忙,忙的是小柳,我们也是等着吃白嘴的。”二表嫂笑,她看木氏接过包被里的娃,凑过去看一眼,“哎呦”了一声,“老婶子,你们家的姑娘可真会长,都是好相貌。”

这话说得实在,木氏对她可有好感了,见到杨柳就夸:“你表嫂子是个嘴巧又热闹的人,人家一家子看起来都挺好相处。”

杨柳点头,用筷子戳下一坨羊头肉喂她嘴里,“快尝尝,刚出锅的味道最好,我们都尝过味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