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页

八月中旬,邺沛茗在衢州设礼贤馆,等同于朝廷的国子监,广招天下名士,编修书籍、教导学子。

礼贤馆下设教授一人、判事二人、诸学博士各一人、助教各六人,其中便以杜白梅为教授,掌礼贤馆训导之政令、经籍图书,教授诸生,课试举送。

在邺沛茗的授意下,熟读经书,精通经略的杜白梅便开始修撰《女诫》,将不少强调男尊女卑思想的地方删改了。再以经过删改的书取代原先的《女诫》,将以前的版本搜集焚烧。

此事引起不少人向邺沛茗弹劾杜白梅,不过杜白梅连她身为敌军参谋之女的压力都扛住了,又岂会被这点指责所难倒?邺沛茗正是看重了她这种坚毅的品性,才赋予了她这样的重任。

在邺沛茗倡导女子进学之前,几乎每户大户人家中都有这么一本《女诫》。而陈沅岚便是自幼读着这本书长大的,虽然经过邺沛茗这么多年潜移默化的影响已经改变了许多,可她仍旧有不少地方没能改变过来。

邺沛茗要的是从更年轻的一代开始教导,指引她们能脱离固有的圈子而走出来,也为了让更多的文人能被潜移默化地影响而改变原有的思想态度。

为了转移大部分注意力,邺沛茗又在这样恰当的时机对眼下的机制进行了改动,一来是为了裁减官僚队伍,二来是为了防止底下生乱,便于她更好地控制。

她将刺史的财政权从职能中剥离,设立了发运司,而发运司的存在是为了供给、保障军需钱粮,从诸州茶盐酒、财货之政以及漕运上供钱粮。

而发运司设发运使一人,副使一人、判官一人、都监五人,分别负责信州、衢州、婺州、括州和台州的军费预算、筹集与划拨。

如此一来,军中的军需钱粮既不归刺史府管,也不归军队管,使得军、政、财三权渐渐分立。

在此之外还设宪司,主管刑狱公事;也将监督的职官划出来,统一归监司管理。

原本大权在握的刺史,便渐渐被架空,只主掌农田、户籍、赋役诸事。要弘扬德化、劝课农桑、知百姓之疾苦、教化于民,审理了案件交由宪司审查……

此机制一改,果然大部分人的目光便转移至此,再去反对邺沛茗焚烧原版《女诫》、指责杜白梅修撰《女诫》之事的人便少了。

而大孚皇帝周督宁虽然不满邺沛茗擅自改变官制,可他也知道邺沛茗离他太远,他的手伸不到那么长,又不得不仰仗她驻守边镇。而朝中为邺沛茗说话的人太多,他实在是控制不住邺沛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