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页

刘夫子给的书有四本,分别是《弟子规》、《声律启蒙》1、《文字蒙求》、《增广贤文》。

其中没有最为常见的《三百千》,可见刘夫子肯定摸过他的底,知道他已经能背《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

四本书,一个月,平均7天就得背会一本书。

赵云安没急着读书背诵,反倒是拿出一张白纸计算起来。

古代的书都不够,言简意赅,其中孩童的启蒙读物更是如此。

《弟子规》一千多字,《声律启蒙》三千多字,《文字蒙求》两千多字,《增广贤文》快五千字。

共同点是都是为孩童启蒙所作,虽然重点不同,但同样朗朗上口。

为难的是很多都硬凑在一起,没有特别逻辑可以记忆的点,要靠死记硬背。

赵云安翻了一遍,就知道难点在哪里,要如何克服。

上辈子十几年的读书经验,赵云安不是天才,却能靠着奖学金一路读到大学毕业,就是因为他特别会总结分析,找方法,抓重点。

考前突击,他无比熟悉。

写写画画,赵云安将自己能用的时间安排好,还预留出三天查漏补缺的时间来。

等赵云衢回到家,听说了此事,心里头担心小弟弟发愁过来看看,就瞧见小小的人,坐在高高的椅子上,正读书呢。

读了一会儿,赵云安似乎累了,就起身活动了一下身体,做着奇奇怪怪的动作,还喝了水,吃了放在一旁的小点心。

甚至还走到窗口,朝着远处了望,还神神叨叨的摸眼睛。

赵云衢看完觉得新奇,出声问道:“小七,你这是在干嘛呢?”

“大哥,你怎么来了?”

赵云衢十五岁,今年秋闱就要下场一试,如今也正是紧要关头,寻常赵云安都不敢去打扰。

赵云衢走进门,笑着摸了摸他的脑袋:“听三弟说了族学的事情,特意过来看看你。”

“原本还怕你年纪小,心底难过,如今看来是不用担心了。”

赵云安嘿嘿一笑:“我跟三哥哥打赌,要是一个月后我都能背出来,三哥哥就要喊我哥哥。”

“促狭。”赵云衢摇头无奈。

“方才你在做什么呢,怎么又是摇晃身体,又是揉眼睛的?”

赵云安便道:“我想着背书也得讲究劳逸结合,累了就得起来活动筋骨,至于揉眼睛,我是怕看书太久,眼睛看坏了,所以让它休息休息。”

赵云衢听了,心底觉得很有道理:“人小鬼大,不过确实是有道理。”

“那等大哥读书累了也可以试试看,肯定有用。”赵云安笑嘻嘻的说。

赵云衢点头答应:“好,大哥待会儿就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