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页

“衢儿平儿来了。”

刘氏招手,近看见儿子的气色还好,才松了口气:“你们翻阅医书是孝心,但也不可不顾自己的身体,若是因为此事病了,岂不是让你们父亲心底不安。”

赵云衢知道母亲主要担心的是他,便道:“母亲放心,孩儿心中有数的。”

刘氏有心多说几句,但见赵云衢面色淡淡,便忍住了。

只岔开话题道:“你们可见到那位孟先生了?”

见儿子点头,刘氏眼神微闪:“也不知伯爷怎么想的,临走之前忽然给小七定了位先生,还要住进永昌伯府来。”

“孟先生是男子,又是未婚,到底是有些不方便。”

赵云衢便道:“孟先生住在前院,并不往后院来,不相干的。”

刘氏欲言又止:“可他的名声到底不好听。”

“小七年幼,并不影响,可你就快议亲了,平日里合该注意一些。”

“母亲——”赵云衢拧起眉头。

刘氏无奈,只得止住话茬:“罢了,你们累了一晚上,早些回房休息吧,没得年纪轻轻熬坏了身体。”

等兄弟俩离开,刘氏又连连叹气。

刘嬷嬷便劝道:“夫人,伯爷这么做定是有缘由的。”

“有什么缘由。”刘氏烦躁道,“小七在刘家族学读的好好的,偏要给他另找一个先生,找就找吧,伯府也不是出不起这份束脩,可为什么要找孟青霈。”

“当年孟家的事情闹得满城风雨,谁不知道孟青霈气死了孟家家主,又忤逆不孝,甚至对两个弟弟拳打脚踢,那可是闹到了衙门里头,圣人面前的丑事儿。”

“就为了这事儿,他身上的差使都被撸了,如今三十郎当都娶不到妻子,这样的人怎么能住到永昌伯府来。”

刘嬷嬷道:“可孟青霈到底三元及第,功名还在,论才华学识,少有人能比。”

“光才华好有什么用,人品名声才是为人之本。”

刘氏心底有气,但这是永昌伯拿定的主意,如今赵骏已经远赴漳州,刘氏不可能拿着这事儿纠缠不放,让夫君这当头烦心。

骂了一通,刘氏只道:“小七跟着学就跟着学吧,左右平儿是不去的。他原本就是跳脱的性子,要是再跟了孟青霈,还不知道要惹出什么乱子。”

“到时候你嘱咐门房,决不许家里头姑娘们往前院去,免得坏了名声。”

刘嬷嬷自然是应下了。

这头刘氏有动静,那头赵老夫人也知道了。

她倒是镇定如常,只摇头道:“难得孟青霈能看中小七,也是小七的福分。”

张嬷嬷倒:“这位孟先生声名狼藉,伯夫人那边怕是要担心了。”

赵老夫人慢慢品茶,淡淡道:“老大媳妇什么都好,就是太看中名声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