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页

顾斌笑道:“我一个人也吃用不完,倒不如分一分,大伙儿带一些回家去,也能过一个好年。”

“倒是托了将军的福,今年的年夜饭丰盛不少。”

这份年礼,倒是暂时将临城紧张的气氛驱散了一些。

等四下无人,顾斌才取出两封信来。

他先打开女儿的书信,顾季夏字迹娟秀,是一贯的报喜不报忧,只说嫁过去之后一切都好,夫君体贴,婆婆宽容,就连在漳州的侄子侄女也都是讨喜。

顾斌看完就叹了口气,心知远嫁漳州,女儿定有不自在的地方,只是不想让他担心。

将女儿的书信收起,顾斌才打开女婿的。

一看字迹,顾斌便微微挑眉。

在他的认识中,永昌伯口中的这位侄子,自小老成持重,是个分外早熟的孩子。

可如今这纸张上的字迹,即使略有隐忍,依旧带着几分龙飞凤舞。

很快,他便读完了这封短信。

“赵云平要来临城。”

顾斌皱了皱眉,很快也想明白皇帝的用意。

他叹了口气,照顾永昌伯的儿子自然不成问题,只是等那孩子来了,他一时不知如何面对。

若不是他不够小心,没有发现匈奴异样,永昌伯就不会在这时候前往姜蓉镇,更不会在乱军之中失踪。

又想到那具尸体,顾斌虽还未上报死讯,其实心底也觉得永昌伯凶多吉少。

尸首已经被收敛,如今等赵家子来了,也许有别的法子辨认身份。

顾斌将两封信都收好,永昌伯虽不在了,可两家联姻,关系却联合的更加紧密。

只为这个,顾斌也会好好照顾赵云平。

临城大雪纷飞,大地一片银白,银装素裹之下的,却是无限危机。

赵云安派来的随从名叫庆余,也是永昌伯府的家生子出生。

但他跟马贵不同,没有一个当过少爷奶娘的嬷嬷做靠山,家里头爹和老娘都是粗使,连带着他也没有出路。

赵云安前往漳州府的时候,庆余自告奋勇跟着一道儿去。

等到了漳州府,赵云安手底下缺人,马贵常顺忙得团团转,连带着下头的小厮也有了出头的时候。

庆余去年就抢下了送礼的任务,今年熟门熟路,自然又是他来。

来临城送礼是个苦差事,风大雪大,来回一趟耗费时长不说,光是冻疮就能痒死人。

庆余却乐意的很,因为越是苦差事,越能入大人的眼,他盼着有一日自己也能跟马贵常顺一样被重用。

他心思也很是灵活,到了临城府后,还特意去了一趟永昌伯的宅子。

只是赵家如今只剩下几个看守的家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