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页

赵云安跟随着皇帝离开,路上开始汇报起良种选育的情况来。

“今年的良种刚刚播种下去,根苗健壮,但是暂时不见成果。”

“倒是各地父母官汇报,有足够的农具和耕牛,百姓们春耕时尚且能有余力开荒,只要今年风调雨顺,定能迎来丰收。”

皇帝频频点头,猛地停下脚步。

赵云安见他神色阴沉,还以为是为方才的事情生气,低声道:“大伯,皇后也是想念谦儿,并无坏心。”

皇帝脸色却愈发阴沉,甚至带着几分狠厉。

“安儿,衢儿的身体怕是不大好了。”

赵云安脸色大变,惊声道:“这怎么可能?”

“大哥一直体弱,但这些年好好将养着也还好,如今有整个太医院的医术高手在,怎么会不好?”

李云衢的身体不好,这是从娘胎里头带出来的弱症。

但这毛病并不算严重,只要好好调养就行,赵云安的记忆中,李云衢身体最差的时候,是他参加科举那一年生了大病。

那次之后,李云衢每年冬天会生病,但到了春天就会好转。

如今已经是春天,李云衢身体看着也好了许多。

皇帝沉凝的脸色,却告诉侄儿这并不是假话。

“太医院院正告诉朕,衢儿身体显出油尽灯枯之兆,若能安心静养,或许能再活几年,若依旧殚精竭力,只怕……”

赵云安心中大惊:“怎么会如此?”

皇帝捏了捏眉心,眼底压抑着悲痛:“是朕的错,当年为了麻痹丁家假死,惹得衢儿悲恸过度,后来丁家作乱,衢儿为保永昌伯府平安,又是诸多思量。”

不只是如此,当初赵娟死在宫中,赵云衢当时大病一场,半年都未能起身,那时候便埋下了病根子。

只是为父亲报仇,为女儿复仇的念头,支撑着赵云衢好起来。

赵云衢身体慢慢恢复后,众人都松了口气,以为跟往年一样,只要好起来就没事了。

殊不知病根已经落下,等到皇帝登基,诸事繁忙,李云衢虽然有心调养身体,却一直未能安心养病。

去年隆冬,李云平的咳嗽症状一直未能减弱,等到天气回暖才好一些。

可这不过是表象。

赵云安手指都在微微颤抖,连忙道:“那就让大哥好好休息,什么都不比他身体重要。”

皇帝幽幽叹了口气:“衢儿的性子,你也是了解的,朕不让他做事,他便想的更多。”

李云衢从小作为永昌公府的嫡长子长大,学识出众,向来是别人家孩子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