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主要是为了应对各种农事,以及农村生活。布局结构和城里的住家有极大的差别。
类似京郊的这种庄子,其实大部分主人都不会过来居住。除了庄户的住处之外,庄内的屋子更多的像是粮仓。
眼前这个庄子却不太一样。规规矩矩的大四合院,外面还套着一大片空地。
“这是预留了建园子的。”
这种操作也不稀奇。京城里的富贵人家,城里面住久了,多少会有点向往乡村的野趣。另外有一些在城里不方便办的事情,到这种偏僻地方来,显然就便宜了许多。
庄子有良田三百亩,中下等田七百亩,有成熟的庄户佃农,甚至还包括这一季的收成。价钱不低,但绝对不高。
和沈少说的一样,若是在平时别说是市价,就是高出一倍的钱,想在这种地段买这么大一个庄子,压根不用想。
大月人的思维是跟着地走的。子孙有没有出息,最直观的就是有没有置地,置了多少地。这些土地要一代一代流传,叫祖宗基业。
卖地,就是败家。
庄子怎么看怎么好,沈少看得心口越来越悬,忍不住又拉着竺年小声说话:“皋兄,小弟一句劝,要不这庄子咱们还是别买了。你想这么好的庄子,他们干嘛卖掉?是不是京里头不太平了?他们消息知道得多,要不我们也收拾收拾……”
他越说越小声,竺年听着倒是多看了他两眼。没想到酒肉朋友对他倒还有点真心。
他还没说话,大管事就说道:“二位商量得怎么样?”
他虽说是一个下人,却并不怎么看得起沈少和竺年。两个人一个县令衙内,另一个不过是个低贱的商人。换做平时,这两人想见他的面,都得打点打点,现在几次三番把他晾着,若不是考虑到现在一下能拿出那么多钱来的人不多,他早就拂袖而去。
竺年做商人比做小王爷的熟练度高,脾气极好地和数量度显然没他高的大管事谈了几句。
大管事很快就恢复了笑容,约了明天再来看。
这是正常操作。若是竺年真的一口答应下来,他反而觉得事情有问题。
看的时间不长,不过五天,竺年就把偌大的庄子买了下来,在衙门内规规矩矩立了契过了户。
这件事情办得比大管事预料中要快得多。他心头松快,嘴上也松了松,瞧着竺年愈发觉得顺眼,出了衙门的侧门就提点了一句:“后生不错,有机会来西州王府找老夫,多少能帮上点忙。”
沈少从县衙后宅绕过来,见两人头挨着头说了几句,等大管事走了,才走过来问道:“他跟你说什么了?”
竺年做出一副激动的样子:“你道那是谁?那是西王府!”
他的声音很轻,却还是让沈少久久找不回语言:“西、西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