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页

最尴尬的是,大部分南货行的背后,其实都有竺年的影子。

南货生意在北地流行起来,就是竺年一手扶持的。包括各种时鲜果蔬的生意,要是没有南王府的船队和保鲜技术,凭那些小商人自己,几乎不可能赚大钱。

现在南货行在里面掺和一脚,无疑是自己人给老板甩脸子。

“唔。”竺年倒是没什么意外,“随他们去。找过来的,能帮的帮衬着点。那些有小心思的,让他们吃点亏,也好认清现实。”

有钱就容易飘。

飘起来,自然有人会把他们的气球戳破。

“闹太过的,就还是抓起来,送去给朱小飞,他会安排。”

等他们开完了会,时间已经到了傍晚。

纨绔们留在县衙里吃完了饭,和竺年一起遛弯消食的时候,就问:“您抓那么多人来干嘛?这些人就算抓起来了,也不能打仗啊。”反倒是因为带有矛盾,容易坏事。

“缺人啊。”竺年打了个哈欠,看着县城里一些商铺都纷纷开始关店收摊,城里面的百姓也都行色匆匆地回家,“打仗是不能用,别的地方用处不少。”

纨绔们绞尽脑汁,想了几个去处:“采石场?盐场?矿场?”

这些都是苦役,以往都是一些重刑犯的去处,据说去了都活不过一年。

竺年:“……我有土水泥,不用采石场。盐场现在是晒盐法,工作没那么辛苦。在我们南地,盐场的工作很抢手,轮不到苦役。矿场、修路什么的,这些人都是不错的。”

世上多得是又苦又累又危险的工作。

“春耕在即,总有可以安排的去处。”

北地繁华的也只是中部和西部,东部其实有大量闲置的土地。

譬如林州,他们造新城的地方,就有一些平原。

海州更是有无数肥沃的土壤。

荒芜,只是因为没有人耕种而已。

反正这些多少沾了点造反边的人,无论被谁抓到都要杀掉的,能够最后再发挥一下光和热,多好啊。

走了一段路,天色还没全暗下来。春日在即,白日的时间长了。

纨绔们也不像平常那样,闹腾着晚上有什么去处,都各自离开。

局势已经不那么紧张,他们也都回到了自己家。

竺年住在城西,最后只剩下他和另外一个纨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