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页

若是不能实际控制,就不能组织有效生产,更加无法利用,会成为一片随时会反水的不确定的地方。

“差不多叭。”竺年最近也没去过萍州,“那边暖和,春耕已经差不多了。”

不延误农时,老百姓们的反抗情绪就不会太激烈。

若是经耕种带来好的影响,那在老百姓们眼里就是活菩萨。

要是运气足够好,再来一个大丰收,那直接就是真命天子……咳,肯定不会这么顺利,但就是这个意思。

尉迟兰想了想,问:“粮食为什么不直接走河运?海船确实一次能装更多的东西,但是没有合适的港口。反观河运就没有那么多的麻烦。”

楚江北岸的丹州、江州、萍州都在他们的控制之下,而且都是北地河道比较密集的区域,直接从南地过来,风险不是更小吗?

“可是粮食是从海外直接运过来的啊,走海上会快很多。主要也就是这几个月能走,再过几个月到夏天,海上有台风就不能走了。”他看尉迟兰不说话,就进一步解释,“放心吧,海外种的都是稻米,虽然口感要差一些,不过一样能吃饱肚子。大不了和麦子一样磨成粉,做出来的食物味道会稍微好一些。”

尉迟兰愣了一下,反问:“这是口感的问题吗?”

黑荥算得上水草丰美,农田广袤。但是粮食亩产量有限,单纯靠黑荥本地的产出,其实是养不出赫赫有名的铁骑的。

在大月腹地做下种种布置,一方面确实是给自己铺后路,另一方面也是自己找饭吃。

哪怕在大月最鼎盛的那些年,他们这种远离朝廷的地方强军,朝中大臣的念头永远都是压制在先,多少还要层层盘剥。若是完全靠着朝廷吃饭,他们早就饿死了。

南地确实气候温暖,但是那么多的山地丘陵根本不适合种地。鲜花和果子是多,但这两样哪能吃饱肚子呢?

竺年很迷惑:“啊,那不然勒?”

他本来就不缺粮食啊,不然还能给觉皇叔送粮吗?早就把北地的粮,往自己家运了。

尉迟兰捏了捏鼻梁,整理了一下思路:“以前听你说过海外州郡……”

“是啊。”竺年不明所以地看着他,又不是刚知道,有什么地方需要吃惊的吗?

“那些海外州郡究竟是什么情况,能跟我具体说说吗?”

哦,这个当然没问题。

未来的当家夫人有必要知道自家的海外资产。

“大体来说,海外比较重要的是十八州,不过大小不太一样。”竺年说着,就用手指沾了雨水,在桌上画了一个简图,“目前我们的航海水平还有限,不能去太远的地方,找到的地方都在南部。那些地方当地人不多,适合耕种的土地不少。很多地方都适合种植水稻,能够一年三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