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页

东方海州已经脱离控制,南方南军雄心勃勃,西方各路牛鬼蛇神门阀林立,北方姜国狼子野心,朝廷岌岌可危。

他们杨家不管怎么样,都被打上了宋淮的标签。

现在他们和南军合作,但是将来大概率要和竺年正面撞上。

他们几个老家伙现在还能上战场,但南军方面的老将绝对不少。

他们杨家几十年来固守阳州,实在是太过安逸,若不是他指导竺年功课,都不知道多了一个交沱州。

这样的杨家,拿什么去和南军打?

这一支的队伍以南军为主,但南军是客人,还是立场相对的客人。

阳海军的人少,但是主人。

两方凑在一起行军,吃喝拉撒都在一起,各种生活习惯都不一样,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支队伍。

现在双方主将关系和睦,底下的军队相处的氛围也不再那么紧绷。

阳州水草丰美,杨家又经营多年,哪怕是往比较偏僻的东北方向走,依旧有着扎实的后勤补给。

盛夏果蔬生长迅速,不少正是时节。

南军的作战能力仅凭之前把人压在南壶城下打的那一战,还不能充分展示;但是南军伙头兵的实力,率先让阳海军大开眼界。

在材料有限的情况下,南军的伙头兵都能快速做出各种美味的食物;现在材料充足还新鲜,南军的标准餐食就变成了四菜一汤二主食。

不过是两顿饭,杨凉就和竺年吃在了一处。

竺年大部分时间都和士兵吃一样的。偶尔有一些量少的食材,伙头兵的营长才会给他多做一两样小炒或者点心。

只是这份贴心并没有得到竺年的青眼,反倒每次都被他叨叨:“今天的菜咸了点。调味的时候可以放点糖提鲜。”

“放糖是提鲜,不是让你把菜烧成甜口的。”

“炒糖色怎么就不能炒了?我来,你学着点。”

于是中午扎营休息的时候,杨凉在内一干高级军官和伙头兵们,吃到了小王爷亲手做的红烧肉。量不多,每人只分到了一两块。

吃完后,锅底锃光瓦亮,被人用馒头沾着刷了个干净。

竺年能挤出时间来做一锅红烧肉,但没时间再教导做饭的细节。

好在他做饭的时候,许多人当看西洋镜一样围观了,这会儿把细节步骤一点点记录下来,又一群人围在一起查漏补缺,确定没有疏漏,态度认真的让竺年还以为他们在讨论什么作战计划。

殊不知,这些高级军官心里面想的都是——快点打完仗,回家就自己整一大锅红烧肉吃,吃个过瘾!

在各种美食的诱惑中,大军在预定时间到达了指定位置。

竺年又空出时间来做了一顿糖醋小排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