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页

竺年的手指就从阳州舆图往外虚划出去,停在沿着蒙山的几个关隘上:“姜国为了筹措南侵的物资,已经在卖官鬻爵,对包括黑荥关在内的几个关隘都在发动攻击。比起黑荥关,他们能够给涉阳关多少人?还能调集多少人?”

阳州这个目标,更像是茅家这个家族的目标。

作为姜国,他们的攻打重点一定是放在黑荥关。

一个家族,能够筹措几十万的军队,打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是非常了不起。

但是后劲还有多少?

若是他们这一仗没法把阳州攻打下来,那么茅家本身也会遭受重创,甚至于一蹶不振。

要的就是他们的一蹶不振!

茅家投放在阳州的已经是他们的主力部队,剩下应该还有一些预备队,乃至于抓来凑数的壮丁。不管对阵姜国的大势如何,茅家敢对他下手,手给他打断!

要是他们真的能有那么多兵,茅丘手上就不会是八千,而会是八万。

当然,茅丘的兵的数量,也和茅高远能够调动的运力有关。

想到茅高远,他就感觉心气不顺,竟然让他趁乱逃了。

不过身为他的伴读,他相信区区一座迁山,绝对不至于把茅高远困死。

山水有相逢,希望再见时别来无恙。

坐在主账内沉默不语的杨凉,一直在悄悄观察竺年,在一瞬间觉得后背发凉,像是看到一只软绵绵的毛团子,突然探出弯刀一样的利爪。

重新排布完毕,第二天一早,军队就按部就班重新往涉阳关而去。

这一次他们没有多做遮掩,直接从大道直走,沿途看到零星的茅军或者关外部落的红点,就进行清理。

这些散落在阳州,干的事情总体就是为非作歹四个字的兵痞,没什么好说的。

不投降就直接杀,缴械俘虏就打包送去海州。

可惜他家的海军,到现在还没发现土豆,不然送他们去海州挖土豆多合宜。现在只能让他们干干种苹果、砍木头之类的活计。

不提杨凉的感受,所有阳海军对南军这样的行动,都是感激的。

整个阳州北部地区,被兵灾祸祸的,都是他们的阳州的百姓。南军的作为,是将他们的自家兄弟亲人就于水火。

一些幸运的地区,还能不耽误秋收。

这段时间被困于南军的杨凉不知道的是,他率领的小股阳海军,如今和南军已经非常亲近。

本来大家都是普通士兵,其实大部分都不会有什么大义之类的情节,都是将军主帅让打什么打什么。

但是大家也不是真的没脑子,知道现在阳州遭难,救他们的不是大月朝廷,而是南王府,还是南王府的小王爷亲自率军救的。

这点事实,这部分阳海军清楚,被救的阳州百姓也清楚。

竺年深谙宣传战的重要性,从来不讲究做好事不留名,后勤中的一部分役夫和工兵还留下帮助当地百姓重建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