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页

杨三郎明白他家小叔未尽的话:“小叔别想太多。只要我们足够有诚意,相信小王爷不是那么小气的人。”

“你们倒是对他有信心。”

杨三郎认真道:“小王爷还不到二十呢,一片稚子之心。”我们同龄人能理解,您一个老家伙理解不了。

杨凉气了个仰倒,怒甩三本书:“去!今天把这些都抄一遍,明天背!”

杨三郎一脸绝望,深深懊悔自己逞口舌之快。

他们杨家本来就不怎么重视文科方面的都育,现在在军中连个像样的先生都找不到。偏偏他家小叔相信,既然理解不了意思,可以先熟读熟记。于是他们叔侄三人在军中没事就抄书背书,简直像是三个酸书生。

凭着一股气跑到竺年那边小楼前的时候,杨十郎有点泄气。

他倒是想说服竺年来着,但是竺年压根不见他啊。而且代表杨家谈,他一个十多岁的小子,哪有这个能耐代表?

倒是两名在忙活的亲卫招呼他:“十郎,过来喝口茶晒晒太阳。”

茶是当地摘的野茶树和野菊花混合而成的,粗得很,喝着倒是不错,有点些微的甜。

也没有正经杯子,是用大小合适的竹节加工成的。

杨十郎喝了一口微温的茶水,惬意地“哈”了一口:“甜甜的,放了蜂蜜。”

茶壶也是竹节制成的,工艺比杯子要复杂得多,有壶嘴、盖子、把手,是个正经茶壶的样子。

亲卫给他再倒了一杯水:“是。今天运气好,有人割了蜜来。还有蜂蛹,您和杨将军爱不爱吃?晚上我炸了给你们送来。”

在没有大规模种植糖料作物的大部分地方,包括阳州,糖很珍贵。哪怕富贵如杨家,平时能够和甜味沾边的东西,除了各种天然的水果、果干之外,就是蜂蜜了。

现在整个北地也没什么人工养蜂,蜂蜜全靠野生蜜蜂供给。野蜂一年能产多少蜜?价格比漓州糖还要贵。家中一般都紧着长辈喝。受宠如杨十郎,也只是偶尔能在长辈那里蹭上一两块蜂蜜做的甜点心。

饶是他知道南军不缺糖,现在先是喝到加了蜂蜜的茶水,再听两个亲卫这么轻描淡写就说要送出更加珍贵的蜂蛹,还是用油炸这样的奢侈的制作方式,不由得小声问:“你们这么做,殿下知道了不会不好吗?”

亲卫笑着给他递糕点:“不会。他不吃蜂蛹这种东西。留点蜂蜜给他烤肉用就行了。”

杨十郎最后还是没见到竺年,吃了一肚子茶水点心,临走还带上了一兜糕点,虽然拒绝了,等晚上还是有亲卫给他们送来了一大桌包含了炸蜂蛹的席面:“随便做了些家常菜,几位随便吃点。”

菜全是军中用的大盘大碗装的,没自家吃饭分餐那么细致,但这些菜品都是军中难得吃到的精细食物。

等亲卫走了,杨凉才说道:“这是在跟我们说,他们瞧不上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