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二要和竺年汇报,就和竺年一起坐在马车里,说完情况之后,难免嘀咕:“起码也是把金城给推平。”
“想多了。”竺年戳破他的幻想,“马上就要冬天了。哪怕阳海骑完全没有损失,这时候也不敢轻举妄动。我们自家人,一个不好会全留在姜国。”
红二吸了一下通红的鼻子,嘴硬:“我觉着还好。我们苦人家出身的孩子,抗冻。”
“你自己信不信吧。”竺年没来过姜国,但是在大月京城那边却过了两个冬天,也试过黑荥关的秋天。那温度已经让他有点扛不住了。
姜国比大月更北,冬天的气温显然会更低。
军人死于战场是一回事,但是死于这种情况,显然是主将判断严重失误。
这还是不提筹措必要的冬季保暖物资。
阳州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他们没什么防寒的需求。
海州和林州苦寒,但人少,也没怎么发展,短时间内根本筹措不出可供起码几万军队使用的物资。
“我们这一趟,玩玩就好。”竺年心态很平。
他带着人在姜国“遛弯”的时候,大月的情况已经岌岌可危。
黑荥关在半个月之前已经破了,尉迟邑和一群养子里应外合,引了姜国主力部队入关。
让施闲和竺瀚都感到意外的是,姜国那边竟然是姜国皇帝御驾亲征。
此前黑荥关久攻不下,这一下攻破之后,他们士气高涨,短短半个月时间,势如破竹,直接攻到了沃州,可以说已经和京城遥遥相望。
而大月一方,施闲直接率领一部分禁军退守京城。
此刻宋淮大概是总算明白了局势,亲自到城门口迎接禁军:“爱卿在外御敌受苦了!”
他这句话一出口,就把此前施闲种种抗命一举揭过。不仅不计前嫌,而且把施闲的行动定义为御敌,还有功劳。
宋淮觉得自己是给足了施闲面子,正当他想顺势和施闲演一出君臣相得的时候,施闲却没有看他准备好的封赏,而是直接上前伸手,一把拉过宋淮。
所有人,包括宋淮自己都没想到施闲的这个举动,不由得大惊失色。
他今天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连护卫都没带,身边就跟着两个算是有些身手的太监和一些没什么武力值的仪仗队而已。
关键时刻,他总算没失态到叫出声,而是努力冷静地问道:“爱卿这是作什么?”
施闲一张脸惯常没什么表情,此刻面对他的人都能从上面看出他的隐忍和愤怒:“国之将亡,陛下竟还忙着惺惺作态……”他怒极,话说了两句说不下去,重重吐出一口气,“还请陛下御驾亲征,以御外敌!”
回想起此前种种,施闲觉得自己真的眼睛都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