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页

如果是两百多万的军队,哪怕是实数,确实吓人,但不到可怕的程度。就算守不住黑荥关,大月辽阔,又足够的战略纵深可以和姜国的军队斡旋。

但是两百多万的精兵,全大月也凑不齐这么多军队来。

难怪姜国军队势如破竹,也难怪姜国国内一片萧条。

他对姜国不了解,不知道姜国为什么会如此孤注一掷。可以想见的是,如果姜国这一次没一举灭掉大月,那么大月都不用反攻,姜国自己就会分崩离析。

“先生做了什么?”他知道尉迟兰原先的打算,甚至已经准备好了准备长期据守的后方,为什么现在却带着做姜国军队打扮的尉迟军?

“我见不得尉迟邑得意,见了姜卓派来的使者。本想用尉迟邑的人头,换黑荥关的城门,但是没谈拢。最后换了尉迟邑亲手杀死自己所有的养子为条件。”

“嘶——”竺年瞠目结舌。

尉迟邑之所以能够得势,一方面当然是因为他的个人能力了得,不然不会被姜国如此看重,处心积虑地编故事也要把人拉拢过来,甚至于他都不会有机会成为黑荥关的守将。

另一方面自然是他擅于经营。他收的养子,是历代尉迟家最多的。

这些养子在他的精心教导下,在军中同样是拉帮结派,战斗力有高低,结伙的能力个个都不低。

哪怕是尉迟兰,也没有办法把尉迟军彻底清理干净。

现在有尉迟邑的“帮忙”,他就没有这方面的烦恼了。

尉迟邑亲自动手把自己的养子都杀了,那么这些养子费心拉拢经营的势力,几乎不再有可能为他所用。

尉迟邑当然明白这么做等于自断双臂,但是他已经投靠了姜国,由不得他不答应。

“小叔叔应该明白,这是姜卓对他不放心。他要小叔叔彻底倒向姜国,倒向姜卓。”经过了这一次的事情,需要担心尉迟邑残余势力的,不是尉迟兰,变成了尉迟邑。

尉迟邑养子们拉拢势力的手段,无外乎恩威并施。既然有恩,那么自然会有想要报恩的人。

他们的恩人是养子,不是尉迟邑。现在尉迟邑变成了他们的仇人。

“是。他倒得可快了。”尉迟兰不屑地扯了扯嘴角。

“那姜卓有没有对你耍手段?”一个尉迟邑都要被这么算计,手握黑荥军的尉迟兰肯定不会被姜卓放心。

尉迟兰这时候恢复了一点当先生的样子:“也得耍得了才行。尉迟邑是没办法了,只能这么做。我手上有黑荥关,有黑荥军。他不想在这个关口死伤太多,拖太久的时间,确保后续补给线的安全,就只能老老实实。”

他说得轻松,但是让姜卓老实,得有一个前提——他得展现出能够阻挡姜国军队、威胁姜国补给线的实力。

做到了,才有谈的余地。

做不到,怎么配坐在一张谈判桌上呢?

“姜卓给了尉迟邑一点兵权,让他对付我,恶心我。”尉迟兰对自己没能清理门户,甚至还拖拖拉拉到这种时候,感到不满,有觉得自己这位庶出的小叔叔,到现在也就这点作用。至少知根知底,有尉迟邑挡在前面,他有空间去干些别的事情,不像别人这么不好对付。

“那我爹呢?”他爹怎么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