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页

这么一对比,自家这些看着优秀的子弟,就完全看不出优秀在哪里。

不到三天,京中这些尚未有职缺的勋贵子弟,只要年满十五,全都投入军营。

二皇子和三皇子也在其中,让所有人都说不出话来。

负责训练他们的,不是御林军的,就是禁军的高级军官。一群平日里只知道斗鸡走狗的纨绔,瞬间告别了“无趣”。

本来这场盛会,和文臣家的子弟是没什么关系的。

但如工部尚书韦逸仙这样的,在听说了之后表示,他们家中的子弟也要参与。

户部尚书姜崇这样自家没有适龄的子弟,还非得给妻族的子弟们硬要了一批名额。

在他们的带领下,有心人自然纷纷跟上,其余人哪怕只是为了不出格,也只能跟着报名。

竺年把韦逸仙的话翻译了一下,就是:“给孩子们加一节体育课。”韦逸仙的思路还是不错的。

现在非得要说的话,其实是没有严格的文武之分。

但凡士族子弟,最精英的那一撮必然文武都很好,只是相对说文更好或者武更好。

再看家族历来从事的官职,更偏向于文还是武。

加体育课什么的,是因为当前朝廷的主要任务是备战。

先前的灭国之战打得确实顺利,但非得要说姜把月取而以之,也不能真这么说。

姜把月的汤圆内馅儿给吃了,外面的皮子可都还在。

皮子不好吃吗?

是他们吃不着。

不是他们不想吃,是筷子(粮食、军队)断了,得重新再准备一双。

今年的夏天过分酷热,一些地方闹了旱灾。

主要产粮地沃州遭受兵灾和水灾,人口大量减少,大量耕地抛荒,就更谈不上收成。

风调雨顺的鱼米之乡江州和萍州,又恰恰不在朝廷的控制之下。

在京城的歌舞升平之下,姜国现在面临的局势其实并不稳妥。

说不定南王府把心一横,又来一次北伐。

虽说一年时间并不足以让南王府训练出一支适合北伐的军队,但之前大月不也这么想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