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公公好不容易把竺年从一群工匠和工部的官吏中间挖出来:“殿下,陛下找您呢?您怎么出城了?”
其他人一见小张公公,全都让开。
竺年满脸被打断正事的不乐意,一边从河滩下翻身上来,拍了拍手:“我这不是干正事呢,又没偷懒。皇叔又有什么事儿?不是说好了下次休沐再一起玩的吗?”
小张公公一时无语,拿了帕子递给他擦手,才说道:“您这话说的,陛下又不是只想着玩儿。”他指着前面一辆马车,“殿下,先请吧。陛下还等着呢。”
竺年就跟着一起坐上了马车,却发现马车一路往东北而去,并没有进城门:“去京县?天罗教?”
京城和京县县城在沃水的东西两岸。
沃水北窄南宽。
从京城要去京县,要是走陆路,就得出京城东门,再往北走上一段。那里有一座桥。
过桥之后,再折返往南,才能到京县。
这样折返着走,虽然路程瞧着远一点,但不用受制于沃水。
沃水旱涝不定,而且乘船还得额外花钱,不如自己两条腿走路方便节约,驾车也不比行船慢多少。
小张公公不意外竺年能够猜到目的地:“是。陛下先前下令围了天罗教,后来又派禁军去。没想到禁军去晚了一步,天罗教主竟然把京县的县令都给杀了。禁军到的时候,他们已经把县城劫掠了一遍,看到禁军再扬长而去。”
姜国现存的国公,就五位。
正儿八经手上还有实际兵权的,就两位。一位是宴瑞的祖父,另外一位就是卫国公。
卫国公还是国丈,地位更加特殊。
茅家能够拿出几十万大军,卫皇后对作为茅家主母的姜蝶不怎么看得上眼,自然是有底气在的。
卫家都出了事情,托庇于卫家的天罗教自然知道不好。
乱世非常适合各类宗教的兴起。
若是世道太平,人人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应有的劳动果实,过上宁静祥和的小日子,那干嘛还要去信仰漫天神佛?甚至于舍家弃业也要加入一个连个庙宇都没有天罗教?
那不就是因为日子过不下去了,人得有点念想吗?
至于信仰虔诚……天罗教连个像样的教义都还没有,虔诚谁去?
虔诚那一把火点了升天的水火不侵的通天王吗?
天罗教早在灭国之战的时候,就在京城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之后虽然低调,却也只是在京城低调,在京县可一点都不低调。
命令传到京县的时候,县令知道不好,就和县尉亲自带着人马,连守城的城防军都带着一起去了。
坏就坏在,县令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还想着说些好话安抚天罗教。
万万没想到天罗教的消息竟然比他还快,直接把心一横,杀了县令带着一众核心教众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