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页

尉迟兰去安排下午和晚上的宴席。

岸边就剩下竺年和姜卓两个人。

姜卓就说:“今天蛋糕挺好吃的。”

“那是,我亲手烤的。一会儿您回宫的时候,带一些去,留着当点心吃。”

“嗯。过两天,宫里头的一些老宫人要放归了,你要不要来看看?”

“我就不去了吧?跟我也没多大关系。”

“也罢。沈化在卫州试了几个新的水泥方子,现在瞧着还不错。”

“那倒是不错。沈化可怕冷呢,早点办完了事,也能早点回来。”

“你呢?也怕冷吗?”

“父皇又要让我去哪儿啊?比银城还冷吗?我可不去了,我京城废了那么大力气的好宅子,一年到头都住不了几天。”

“朕不是怕你在京城里头无聊。”

“哪里无聊也不会是京城无聊啊。是话本不好看,还是戏曲不好听?”竺年说着就笑了起来,“父皇有没有发现,现在京城里头闹事的纨绔子少了很多。”

纨绔子弟,出身高贵,行事横行霸道居多。

有些是本身烂泥扶不上墙,有些是一些世家门阀刻意养了来“自污”。

总之,这群人一点小事动辄就闹到京兆尹跟前。

京兆尹一个三品大员,对付几个身无功名的白丁,往往还要看人脸色,少不得每年得有几件闹到姜卓跟前。

姜卓听到这些颇为不屑,冷哼一声:“现在都忙着让他们考学呢。考学也考不出个样子来!”

自污哪有权力实在?

他就想不明白那些大臣的脑子究竟是怎么想的。

要是现在天下太平海清河晏,他们怕自己功高震主,自己或者干脆养几个儿孙自污,他倒是能够理解。

但是现在内忧外患一堆,国家上下需要的各种官员缺口巨大,他都开放了官学,态度还不明显吗?再说有些个能有什么“功”,他倒是盼着他们“震主”呢。

纨绔们早就把心玩野了,一下子把人板正了让人老老实实坐在课堂里听先生讲学,哪里那么容易?

就是原了大家族自诩的精英,所谓的才思敏捷的子弟,一考试,什么原形都露了出来。

好些个公文都写不利索,也不知道是这些家族那么些年到底教的什么?瞧着还不如银城回来的那几个。

想到这里,姜卓就说道:“朕瞧着尉迟也没什么事情做,不如让他来办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