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页

自从徐伶这位太监出身的正经授予了官职,还是正经考入了户部的从五品之后,全天下有志于仕途的人都得到了一个信号——做官不论出身。只要之前没有作奸犯科过的清白人,凭自己本事能考上,就能当官。

话虽如此,但读书毕竟是一项耗费颇巨的事情。哪怕有朝廷补贴的学校、书院正在全国快速铺开,普通老百姓想学着认几个字不难,但想着要读到能考官的程度还是很不容易的。而且有一个人读书,就代表着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

年纪小的孩子干不了多少活,去认两个字还好说;但十来岁的孩子,已经能够当半个大人用了。很多家庭这个年纪的孩子,不管男女有成算的已经开始给自己攒私房钱,用于将来添置聘礼嫁妆,或者是压箱底用。

读书的人少,花费多,读书的人更少,一些开私塾的先生要经营下去,束脩就更高……一来一去,类似东风号这种有内部学校且质量过硬的,瞬间就变得显眼起来。

工部好些个职位,都被东风号的人考上了。

这一下从匠人到“大人”,眼看着就是鲤鱼跳龙门啊。

徐伶毕竟是个例。而且他原先就是皇帝身边得用的大太监,和普通百姓隔着不知道多少层。接触不到,自然就没什么感触。

但东风号不一样,匠人是实际给他们干活的,账房和掌柜平日里就在店铺里,还都是街坊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突然就当官了!

很多人就觉得:“我瞧着平日里和我也差不多啊,他可以,我是不是也可以?”

“还以为东风号里头的先生,教的也是些认字算术呢。原来人家还教考官?”

“就教能考工部的吧?我瞧着没别的……”

“有个考进户部的,那个小掌柜,挺有名的。”

“啊,小祁掌柜是不?唉,他那么小个子,官服是不是得另外做啊?”

“哈哈哈!别损了,买两斤糖去哄哄小祁掌柜吧!”

竺年和尉迟兰是坐马车到的京县,到的时候全城人都在说东风号的风光。

他们是提前半天到的,路上竺年还在说尉迟兰:“这么冷的天,坐船不冷吗?不怕冷,你可以去骑黑鸦啊。”

尉迟兰犟着不动,把胖狸奴往自己怀里揣,眼看着马上就要下车了,就凑过去咬耳朵:“我特意在船上布置了一下,想……”

“嘶——”

竺年下车的时候两边脸还红得有点不对称,没好气地瞪了一眼自家越来越不正经的先生。

作妖嘛,看来是工作不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