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是许清元没有参与大家的闲谈讨论,一个人搬了个小凳子坐在考卷面前,一份一份又一份,看的无比认真仔细。
她在找一份“大逆不道”的言论,找一种能让她眼前一亮的思想。
因策论题目对她抱有成见的孙翰林,想到许清元虽然是第一次出任主考官,甚至是第一次出任考官,就能把整个乡试过程安排得井井有条,不但没有出过乱子,甚至在处理作弊事件时也几乎没有惊动太多人,这次乡试实在可堪本省历年乡试的表率。孙翰林看着许清元沉静仔细的样子,不得不承认她的才能。
主考官还没休息,其他人怎么能偷懒?孙翰林依样画葫芦在考卷面前坐下,细看遗卷。其他人见主副考官都如此,虽然眼睛都快看瞎了,也得认真起来。
不知过去了多久,月上柳梢,繁星缀满天空。同考官们已经陆陆续续回房休息,许清元打开门户,不顾形象地盘坐在地上看着卷子。
“大人,今天先休息吧,明日再看也来得及。”孙翰林从凳子上起身,舒展浑身筋骨,看着大有通宵审卷之势的许清元劝阻道。
“嗯。”许清元嘴上是这么应答的,但人却根本没挪窝。
孙翰林无奈地将自己看过的考卷整理好,就在他准备离开之时,突然听到对面许清元激动的声音。
“终于被我找到了!”许清元双手紧紧攥着一份考卷,“功夫不负苦心人啊。”
“大人是找到合格的遗卷了?”孙翰林并不觉得这事有何稀奇的,几千份考卷,考官们有所遗漏十分正常。
“啊?”许清元愣了一下,忙抬高声音掩饰,“对,哈哈,天不早了,走走走,封门吧。”
当第二日许清元说昨天取中了一份考卷,觉得写的不错,想要把她排在第六十八名的时候,即便其他同考官连看都还没看过卷子,但人人都顺服极了。
许清元可是主考官,在这里她最大,就算她要把第七十一,哦不,现在是第七十二名改成第一名,大家也只能服从。更何况不过是一个末流的举人名额,就算是皇帝现在在场,那也得依着她没说的。
大部分考官只是接过那张被挑出来的卷子粗略看了一眼,说不定连试贴诗都没读完呢,就一个劲儿地夸许清元眼光锐利,慧眼识人。
只有少数几个人在看到那名考生所作的策论后微微惊讶,但他们都识趣地没有多说什么。
在万千学子和上百名身心俱疲的官吏的期待下,放榜日终于来临。
放榜这一天,房平乐被自家祖父祖母、大伯大娘、叔叔婶婶、兄弟姐妹从家中推出来,一家人像是要去赶集般进了省城,来到布政使司衙门前。
“这孩子,怎么考完试这么垂头丧气的,不出榜谁也不知道考的如何,我家女儿学问这么好,夫子回回夸奖,一定没问题的。”房平乐的母亲一边仰着头看向张贴榜纸的影壁,一边关注着女儿的神情,“这都什么时辰了,怎么还不放榜?”
房平乐长叹一声,她不知道该如何向对她寄予满满期望的家人解释,可是她知道自己大约已经没有了任何希望。
不久后,士兵们将榜纸贴好,人群瞬间往前面涌去,房平乐听着大家口中议论的名字,根本没有自己,心中虽然早就有准备,但还是十分痛苦。
家里其他人并不识字,他们坚守在原地不肯离去,非要让房平乐亲眼去看看有没有自己,可这对她来说无异于一种酷刑。
算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就算死也得死个明白,至少应该给家里人一个交代。房平乐这样想着,在人群稍微散开后,慢慢挪到前排,咬着牙从第一个看起,一直看到第五十多名都没有自己。
她强忍泪水,口中轻轻念出中榜者的考舍号和名字,家中其他人听了这么久没听到她的名字,已经隐隐明白了什么。
其他房的人沉不住气当下就说了一些难听的话,不过很快就被祖父母给眼神制止了。
一时之间,居然没有人注意到房平乐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止了念声。
最先意识到这一点的房母紧紧握着女儿的手,轻声安慰:“没关系,你还年轻,还能再考。”
大伯一家气不打一处来:“再考?咱家又不是大财主,哪有那么多闲饭养活闲人?”
父母为房平乐与大伯一家据理力争起来,说她考中秀才后的好处全家谁没沾过。两方你来我往,吵得不可开交,连老人都压服不住的时候,众人只听得房平乐说道:“别吵了,我中了。”
“使了那么多钱,还考不上,我们给你家闺女当牛做马来了……”大伯说着酸话,后知后觉才反应过来,“什么?你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