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页

舒朗先后经过一系列打击,再出发时颇有些自闭,把自个儿关在马车内开始读书。

没错,是读书,因为按照日子算,乡试在即。

在舒朗被皇帝赏赐了正式的秀才功名后,按理说今年的乡试他是有资格参加的。

虽然没人觉得他能考中,但他本人还是非常自信的在离京前便叮嘱大哥帮他报了名,只待回去就能参考。

唯一的前提是能赶上。

舒朗这头为了乡试开始苦读,另一头的京城,荣舒堂与母亲柳氏坐在安乐候府厅堂内也在说此事。

柳氏婚后身形丰腴了些,瞧着气色较之往常更佳,盯着大儿子喝完一碗补汤,这才道:

“也不知守光到了何处,前日叫信使送来的信中说他正在埋头苦读,欲要在乡试中一鸣惊人,你说这孩子怎会突然生出如此不切实际的想法?

小半年前才进了甲班,勉强有了秀才水平,这就想在乡试中崭露头角,娘都没敢让你外祖父知晓,免得回头被骂的狗血淋头。”

在柳氏看来,小儿子自然是千好万好的,不好的只能是别人,所以不由开始阴谋论:

“舒堂你说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撺掇你弟弟,好叫他丢丑?”

荣舒堂绷着一张严肃脸坐直了身子没说话,想起探子传回来的那些关于弟弟万人迷的离谱谣言,心想可能不是别人撺掇,而是守光自己被莫名的吹捧搞得内心膨胀了吧?

再想想那些离谱的谣言可能已经先使团一步,长了翅膀一样传到京中某些人耳里,荣舒堂就脚趾尴尬的能抠破脚上这双陛下赏赐,尙衣局特制鹿皮官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