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页

“好久不见,年大人。”徐琪抬头将玉牌递给他。

年海犹豫一下,他伸手接过玉牌,拇指摩挲着前后雕刻着:止戈为武,崇文安邦。

他叹气道:“请问凌云阁有什么指示?”

徐琪贴近他耳朵小声通知他:“举荐上官绣为青州总兵。”

“什么你!”年海立即抽身后退几步,他指着徐琪有些颤抖,难以置信这个决定,再想到最近风声,似乎都有一张无形的大手在推动着,影响青州百姓的心。

徐琪只是立在原地没有再多余的话,而是抱拳警告道:“年大人,徐三告退。”

“不要再做无谓的挣扎。”

“大小姐快要从西凉回来了。”

年海生生咽下口气,眼睁睁看着徐琪离开公堂。

他随后坐在知府的椅子上,大掌忍不住狠狠攥紧玉牌,因为他曾是凌云阁的一员。

发玉牌就代表这是凌云阁上下一致的决定。

而徐锋还不知道徐军的后路,从徐琪发出玉牌就已经彻底断了。

他还兴冲冲地请了文书反反复复写出文采最好的自荐书,等写完由徐四光签字或者盖章便可。

旧营地现在如火朝天涌进一大帮人进来认亲。

各地乡贤都被请进主账,这些人第一次被官家将军奉若上宾,刚开始还浑身不自在,觉得不真实。

随着上官绣踏进帐篷客客气气与众人商讨青州籍齐兵的归处。

各地乡贤从小心翼翼慢慢变成放松,儒生们也频繁提出问题让上官绣做出回应。

上官绣一一答复达成协议,然后临时组卫兵处负责归乡的齐兵,并且承诺军法庭会继续监督齐兵。

而军法庭本来就如雷贯耳,众人都打心眼里相信,最后双方都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