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从阳城出来已经有一个多月了,这段时间夏一直沿着大河的方向在往东走,似乎没有回到阳城去的意思。
现在,他们离开阳城已经有一段距离了。
夏禹低着头看向水中模糊不清的身影,恍惚间他竟然发现原来他已经一百多岁了。
这漫长的时间中,原来熟悉的人、物都已经不在了。
大力、大匪、大猴、二猴、费益、虞象、大鸟、昆......这些熟悉的人跟动物,都在这四十五年的时光中陆续离世了。
到现在,还算熟悉的人也只剩下夏康了。
一年前,之前夏禹跟易商说的‘货币’,也开始试点最先在阳城推行了。那是用铜制成的货币,夏禹亲自设计的样式。
同时也下发新的律,榆除开指定人员外,其余智人不得私自开采铜矿以及铸造铜币,一旦被查到就会受到严重的处罚。
这一年来,从阳城的试点来看,虽然普及率还不算很高,但也没闹出乱子,还算顺利。
货币发展得顺利,更加加剧了夏部落的发展。
夏康的后代也早就走上‘政治舞台’,年轻者们野心勃勃地打算向榆之外进发,甚至打算找到最初来榆的那些智人的‘故乡’,最广袤无垠的土地都应该属于夏部落。
夏禹听着他们的争吵,看到下面的年轻者们既对他始终不死加上习惯了他长久统治的畏惧,可目光中又有隐藏得几分不甘。
夏禹忽然就有些意兴阑珊了。
这个部落已经不是他熟悉的部落了。
可很早夏禹就知道,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了。他让这个小氏族从野蛮中脱离,让他们发展文化,让他们获得富足的精神,提高他们的智慧。
那么在这个部落文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必将滋生出野望跟阴暗。光明与黑暗,从来都是并行的。
夏禹就知道,他活得太久了,到了该‘死’的时候了。
他护着一颗种子长成了树苗,再不断修剪枝丫让它长成了大树。可是大树也长大了,它可以自己去吸收营养,自己在时间中选择丢弃哪一边的枝丫,也在时间中选择让哪一边的枝丫继续生长。
他真的不是神明,无法一直扶着一个文明走到最后的终点。
他能做的就是在最初的蛮荒时代,让这个明文萌发诞生,之后的一切他再无能为力。
他只是见证者。
夏禹抬起了头,“夏康,我要去一个地方,我曾经说过我会再回去看看的。”
“您要去多久?”
夏禹想了下,“很久,曾经走了将近八年离开了那里。再去的话,一路走走停停,可能要走更久吧。”
夏康睁大了眼睛。
他想起去年货币制度试行之后,夏禹就很少在阳城露面了,而是让他的孩子夏姒主持阳城的一切事物,也告诉了所有人夏姒他之后的继任者。
“大父...您不打算回来了吗?”夏康发现他的声音都在颤抖。
夏禹没有回答他的话。
夏康最后如同一个即将失去双亲一般地无助孩童一样跪倒在夏禹脚边,“大父,您要离去的话,请让我跟随在您的身边吧。”
夏禹在阳城登位,东巡泽河,路中逝世,在位四十五年。
作者有话说:
完!
第245章 你好,我是夏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