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卿乌大人铁面无私,在位二十余年从未有过一桩冤假错案,如此大案自当尽心竭力,立刻调配出大批人手,在京都城内地毯式搜查,但凡与此案沾边者,哪怕一丝一毫,他都肯不放过。
然而事情的变化,却在不知不觉中朝着另一个完全相反的方向行进。
乌大人越彻查越觉得事有蹊跷,当日情况那般复杂,为何那伙刺客能精准无误杀害曹氏母子?又为何在官差来之前,全部服毒自尽?他们是如何进的水镜台,杀人的动机是什么?倘若是曹大人敌对的仇家,那也该杀曹大人才是,种种迹象表明,这伙人真正的目的并不是什么曹大人,而是曹氏母子,什么仇什么怨能下如此杀手?要两人深中数十刀,血流而尽的痛苦死去?
可惜,活口全死了,要查却也无从下手,可有些时候,某些事情,总是能在死路前又活了,就在乌大人束手无措时,一封有关曹氏母子草菅人命的证据送到大理寺中。
案情的转机,正是通过这封证据,乌大人连夜彻查,整整三日不眠不休,终于将曹氏母子被杀案查了个水落石出——
原来是他们母子行凶在前,庄稼人求告无门,才出此下策,一家子宁愿满门全灭,也要为女儿讨回公道。
事情真相浮出水面,一时激起百姓怨怒,曹大人从最初的的受害者,瞬间成为事件元凶,天家大怒,即刻罢免曹大人的官职,并将收受好处的衙门官员一律惩处。
以此平息民愤,这件事才终于尘埃落定。
这日,天微微亮——
趁着晨光拨开云雾之时,那抹清丽的身影先来了。
此地乃是西郊一处偏僻的木屋,木屋四周只围着几个半坏不坏的木栅栏,周边全是树林,离木屋越近的树,树干损伤的越厉害,仔细看去便能发现,上面全是刀剑的划痕。
房门没栓,轻轻一推便能推开,似乎是早知道有人会来。
吱呀一声,纤细的手指抵开门板。
“来了?”
屋里的人斜靠在床头儿,嘴角挂笑,闲闲的说道。
进屋的人脚步微顿,旋即快步上前,看了眼桌上放着两个没吃完的大番薯,眉间几不可察的蹙了蹙——
“你就吃这个?”
“嗯,不然呢,山珍海味也没人给我送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