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北弥命两名副史留在当地清点后备兵的人数及情况,他自己率军沿边关和县城四周仔细排查半日,确保没有残存的勾答骑兵后才写了军报差人送回延城。
瞭望信号高塔重新修建,桑北弥叫一名负责传讯的将士到上面用火折子烧手上的这支“烟花信筒”。
冒着绿光色光芒的烟火飞天而起,传递到下一个高塔,再由下个高塔点燃传讯,绿色烟花意为平安。
这种烟花信筒还是将军从绍城带过来的,得知江县的炼丹师们制作烟花的技术纯熟,许林秀建议重斐把他们留下任事,专门打造烟花信筒。
烟花筒每种颜色对应不同的信息,比起原来震鼓吹角、燃烧火把以烟雾传递战况信息的方式更加快捷,且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小。
桑北弥吹了吹火折子,笑声浑厚:“这种新型烟花信号筒真方便。”
他们带了几箱过来,分别在各个边关的县城都留下一批,后续还会有更为充足的烟花筒送到。
东西赶制忙,需要花些时间从绍城运到涑州。
县城的副将向桑北弥汇报这几天的战况,说着把怀里剩余的半兜糖取出,感叹这一袋糖救了将士们的性命。
此后,边关所有将士都习惯在身上藏一袋糖,平时不会吃,等到关键时刻吃了延续体能抵抗饥饿,用作保命的军备物资。
许林秀在和重斐往来的信件中得知边关县城发生的战况,感慨之余,拿着火铳制作图继续跟几位师傅们开会研讨。
耐火药引燃的铜材这个时代已经有了,打造可以发射火/药/弹的火铳工作正在紧密有序地展开,每一个制造的步骤和材料都需要工匠们反复试验确保可以使用,光是高温测试就耗去不少日夜。
许林秀和师傅们商议完毕,等人都出去了,绕回屏风后的书案前静坐,望着窗外零碎飘散的细雪,取出袖中重斐给他的信再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