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页

【应该没有了吧?前两批造反的君侯都死得很惨的。他们也只有一个脑袋,谁那么头铁,敢直面大炮?】

各位君侯家里传出来的八卦太多,姜大头都不沉迷玩乐了,空了就来找姜蓁吃瓜。

吃着吃着,姜蓁就发现自家瓜田里的瓜差点被人给偷了。

“大学有十五个未曾实习的科举生想要退学。”秋月对姜蓁解释道:“他们觉得留在大学也不会有太多机会,就应那些公孙的请求,去帮他们治理封地。”

“他们居然挖墙脚挖到大学里来了?自家养的门客不够用了吗?”姜蓁的表情古怪。

“他们家里的门客,哪有王上精心培养的大学学生优秀。”秋月说道:“这批人大多不是姜国人,王上也不方便安排,不如就让他们自己选择?”

科举能把各国的人才都挑进姜国的篮子,但忠心没办法保证,所以姜蓁就只能在篮子里尽量挑拣姜国人培养。

能力相同的情况下,姜蓁会把机会留给国人。剩下未被安排实习的这些人,并不是能力不够,而是国籍差点意思。

看他们有了去处,姜蓁也不打算强留,对秋月说道:“想退学的就退吧,不必强留。”

最开始,只有十五个学生退学,去帮那群公孙打理封地,到后面,退学的学生越来越多,而且他们的去处也不局限于姜国了,卫宋郑齐四国都是他们的选择。

【事情变得有趣起来。咱们成了翻版郑国?人才输送基地?】

【要不明年再多招收点学生?我这人心地善良,担心四国的人才不够用。】

第145章

说啥我都信

当初的郑国就是大家心中的文学圣地, 就算不能去那里学习,很多学生游学也要必须要去郑国走一趟。

如今郑国文学圣地的名头,被姜国抢了过来, 连带着人才输送基地也成了姜国。

【挺好的, 提前让四国百姓适应阿蓁的治国理念, 不然那群科举生们放着不用也挺可惜的。】

【倒也没说不用,只是他们的优先级稍微低了一点,等安排好郑青云这一批,下一批应该就能考虑他们了, 但留给他们的好东西确实没有郑青云这批人多。】

【要论归属感的话, 还得是那群在大学里上了两年课的小笨蛋们, 这两年的思想教育可不是白上的。】

说起这个, 姜蓁也很欣慰, “这群学生哪怕跟着陈冬在工地吃苦受累, 也从来没有想过离开姜国去别的地方寻找出路, 秋月确实把他们教得不错。”

【那是,外头的那群公子公孙蹦达得都快飞起来了, 大学里的这群学生倒是安安静静的。一点都没掺和分家产的事。】

【大学的名额稀少, 能去大学的学生, 都是受宠的, 还不至于为那点钱蹦,真乖~~】

说到安静乖巧,姜蓁忍不住笑了, “他们就跟那瓜田里的猹一样,天天四处打听, 还安静?”

【吃别人的瓜, 又不是自家产瓜, 无所谓啦。】

【连你跟大头都吃瓜,学生们课后吃吃瓜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