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清玄也恍然,其实刚才他也没明白,但他能被天心收为弟子,带着四海云游,佛心悟性一点就透,“心动了是事实,风吹了幡动了也是事实。她却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心动。”

“我只是一时失言,”谢菀辩解,“是的,失言,我就是说错了。”

“什么失言,你说的时候满脸胸有成竹,不知道多得意。”清玄抢白。

谢菀咬牙,面上又是一阵青白交错:“好,这就算了,那做偈呢?偈语可只有我做了,还做了三首。”

“施主觉得,你做的三首偈,哪一首最好?”天心反问。

“自是第三首最好。”

“施主为何觉得第三首最好?”

“三首偈随着我的年纪阅历增长而做,佛心悟性一首更比一首强,”谢菀小心地斟酌着措辞,唯恐又“失言说错”,“第三首更是幡然顿悟,其中佛心悟性当然至强无疑。”

“第三首偈语,本来无一物说的的确是顿悟,第二首偈语,时时勤拂拭却说的是苦修。一说顿悟,一说苦修,皆为修行之法,何以顿悟就比苦修佛性更强?”

“你到底懂不懂佛,懂不懂佛法?”谢菀再也忍不住,蹭地一下站了起来,看向天心疾言厉色,“世人常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便说的是顿悟有改天换地之功。《六祖坛经》也说见性成佛,而顿悟见性,即顿悟成佛。第三首偈语既说顿悟,自然是最有佛性的。”

“顿悟可成佛,苦修就不能成佛了吗?”

谢菀一愣。

天心继续道:“既然都是成佛,何以顿悟就比苦修好,当得起一句更有佛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