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阿姨越发觉得自己幸运,碰运气找个主家,没成想友善又上进,还处成亲人,家里的
地下室也随意她进出。她想,这或许是上半辈子长期资助学生做善事积德的回报,让她在最绝望的时候遇到这么好的人。
这天清晨,汤子苓到底还是趁魏阿姨去例行浇水时,往古书空间里送一大海碗炒面。
他自个儿吃完后,若无其事地刷洗碗筷。想想,到底还是从橱柜里拿个一样大小花色的海碗放在料理台上充数,免得魏阿姨细心看出问题。
收拾好之后出厨房,抬头看看天,已经天光大亮,但太阳还没有完全出来。
“麦子长得不错,你看看这穗子,沉甸甸的,过些天可不少出麦粒。”从客厅出来的魏阿姨指着满院子的麦苗说。
“我们好像是下初雪后才想起种些抗冻的小麦,就简单翻地撒种子,然后用雪盖着,没想到竟出不少苗。”汤子苓蹲下看看,麦穗确实饱满得很,不过,“杂草也忒多,阿姨,没少费工夫吧?”他在家的时间不算多,时常看到魏阿姨戴着眼镜、打着手电在那儿拔草,拔一茬又一茬,自从天气回暖后就没停过。
“还好,闲着也没事儿,就当是锻炼身体。”魏阿姨笑着说,“杂草剁碎还能给咱家的鸡加餐,一点儿不浪费。估计过不多久,就能吃上新鲜的鸡蛋。”
之前汤子苓送的三只小鸡活下来,家里地方大,不管是里面的院子还是外面的巷子,足够它们仨扑腾。后来汤子苓又去买五只,再加上不知为啥酷爱跟小鸡玩的毛毛,家里一下子热闹很多。
咕咕,咕咕……咯咯,咯咯哒……
说曹操,曹操就到。这不,一群半大的鸡仔在狗子的追赶下扑扇着翅膀进院子。
“嚯!”见一只鸡一下子飞到院子中间的老树树杈上,汤子苓看着挥着手喊它下来吃食的魏阿姨,问道,“如今的鸡这么能飞啊?”
“最多就飞这么高,估计是烦毛毛,躲在上面清净会儿,饿就自个儿下来。”
随着天越来越亮,太阳慢慢
跃出地平线,汤子苓自己没有太大的感觉,但见魏阿姨脱掉棉外套,穿着看上去不是很厚的毛衫拔最后一轮草,抹着汗进屋……就知道这日夜交替中,温度恐怕提高不少。
他也顺势脱厚外套,“阿姨,热的话就去地下室休息。”
“现在还好,等再热一些吧,得锻炼下身体的抗热能力……”
第92章
察觉到元松进了古书空间,在阁楼晒太阳的汤子苓才紧跟着进去。
那碗炒面跟送进来时一样,还冒着热气,汤子苓让元松趁热吃。
元松离家久了,确实也馋家里的饭,直接席地坐在矮桌边,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汤子苓坐在一边看他吃。不过,很快他就发现了有趣的现象。
“我坐这里时,就闻不到炒面的味道。”汤子苓坐在长沙发的中间,说着,他往元松的方向挪了挪,“这里也闻不到。”直到同样席地而坐,凑在距离海碗不过十厘米的地方,才闻到炒面的香味。
元松愣了下,试探着将身子往后仰,还真是!一旦远离手中筷子上夹的面条,就当真闻不到丝毫味道了!
汤子苓突发奇想,“你说,这里的东西之所以能保鲜,是不是有什么咱们看不到的东西禁锢住了热量流失?就像食物的味道一样,只在极小的范围内循环,无法散到空气中,所以咱们得凑近了才能闻到?”
不等元松有所反应,他就起身走向一座座水果山,找到味道相对比较浓郁的草莓唔,跟那碗炒面差不多,真的是近到一定的程度才能闻到果香!
元松吃完炒面,也凑过来跟汤子苓一起研究。
“我刚刚开车路过一片荒废的荔枝林,顺手摘了不少进来。”元松拉着汤子苓绕过档案墙,看着面前的荔枝山,“咱们既然能隔空取物,你说,能不能不用手剥壳呢?”
于是,两人各拿了几颗荔枝,回到沙发边,摸索着尝试空手剥荔枝。
这次,汤子苓比元松更先领悟到其中的奥妙。一开始虽成功了,但没控制好力道,剥得汁水乱喷,果肉几乎成了果泥。然后是第二颗,第三颗……到第五颗的时候,已经能剥出比用双手更干净利落的果肉了。
不等汤子苓传授经验,元松也成功了。只是,他剥了两颗就停了手,半靠在沙发上大口喘气。
“收荔枝的时候没少耗神吧?”汤子苓细心地将剥好的荔枝肉去了核,一颗颗喂给他吃。
元松惬意地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