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询问各种问题的时候耕农还以为是富贵人家的小郎君好奇,便笑呵呵地简单说了几句。

虽然不算细致,但却足以让菟裘鸠判断出许多问题。

比如说这年头除了生产工具不怎么样之外,肥料也不太行,甚至都不只是不太行,而是压根就没啥。

大部分农民都是用草木灰来充当肥料,再然后就是选定两种作物交替耕种,免得把地种薄了。

所以除了农具之外,他还要想一想弄点什么肥料,必须把亩产给提上去,这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

要不然按照如今的物价,他的田产和岁俸也就能让他不必挣扎在温饱线,但也仅此而已。

要知道他可是还有一个仆人要养的,他能够入乡随俗接受这个时代有奴隶和仆人,但精神上他却没办法把这些人真的当成牲口来用啊。

既然到他家里,那就当成后世保姆那种类型,他负责人家的吃穿和赏钱,人家给他干活,这就又多出一张嘴。

至于菟裘敦……菟裘鸠当然会解决他,但在解决之前说不定还要养这个人一段时间。

没事儿,当是摆脱菟裘敦必须付出的代价。

正所谓破财免灾,他看得开。

除此之外还有税收,这年头田税是秦国朝廷的主要收入来源,菟裘鸠也是要交的。

等盘算完,他才真正明白为什么古代分田赐田都那么多,动不动就是一个人几十亩,比如说唐朝时期均田制就是男丁分口粮田八十亩外加永业田二十亩。

加起来就一百亩了,按照后世的眼光就会觉得一个人哪里耕种得了这么多?

古代是按亩收税,很多时候他都怀疑这个数目是不是为了多收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