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页

公主千岁 苏幕幕 791 字 2023-05-12

甚至,昭宁连花轿也没坐,只骑在一匹白马上,身穿红嫁衣,头戴金凤冠,没遮盖头,于明媚日光下露着熠熠发光的绝美容颜。

待送嫁队伍出了皇宫,宝歌将一只彩篮递到她手中,她便自彩篮中拿出一把东西,看着道旁为数不多的几个看热闹的妇人,脸带微笑将东西亲自洒了出去。

那几名妇人疑惑地捡起来看,发现是一张薄木片,上面戳有一只红印,写着三个字,背后还有一只印,更看不出是什么字。

其中一名妇人道:“这看着像是义仓粮票,前几年旱灾,官府给了我粮票,让我去朝廷的义仓兑过粮食。”

“这么说,这东西能兑粮食?如今这粮价是一天高过一天,再这么涨下去家里都要揭不开锅了!”这妇人一边说着,一边赶紧到身后去捡了另一块木片。

这时几人身旁一名书生模样的人也捡了张木片,看着上面的印章低声念道:“广济仓……”随后又翻过来道:“昭宁公主印……”

几名妇人听了,立刻上前问:“读书人,这可是粮票?”

书生回道:“是,这后面有昭宁公主印呢,肯定不会有假,只是这写着广济仓,几位嫂嫂可知道广济仓在何处?”

“我知道,我家在西街遵义坊,后门那条街有个新建的粮仓,那天我就听他们说是什么达官贵人建的义仓,买了几十车粮食要运过去陈放的,就叫广济仓。”之前那名妇人说道。

书生这才了然道:“多谢几位嫂嫂,不知这一张粮票能换多少米,如今粮价上涨得厉害,没想到这公主出嫁,竟还能广济天下,我看我们还是跟上去,看能不能再多捡几张。”

那几名妇人想了起来,立刻就随送嫁队伍跟了上去。

昭宁的送嫁队伍的确普通得寒酸,但因多地水灾,粮价上涨,哪怕是几张粮票都能值不少钱,更何况,她还出资建了个义仓。

几块小木片几乎称得上挥金如土。

慢慢地,跟着送嫁队伍跑的人越来越多,听到消息从别处赶来的人也越来越多,百姓们再次如前一场婚礼一样,将街道围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