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能利用的资源很少,即使县城的一些地皮被转手出去,手里聚拢了资金,相乐的性情也是以谨慎为先的。
周末的时候宗阙在写着作业,青年则坐在另外一边不断写着自己的计划书,写好了,放弃,然后再重写。
宗阙写完作业收拾好后拿过了他的废稿,青年读过很多的经济书,写的很有章法,只是对未来的推测仍然不足,他自己似乎也觉得不可实行,所以一直在推翻。
“写完了?”相乐从纸上抬头看着他问道。
“嗯。”宗阙翻过了又一页废掉的计划道,“资金不够,可以去借。”
“跟谁借?”相乐问道。
“国家。”宗阙说道,“你有实业在背后支撑,能借到。”
“那万一赔了呢?”相乐问道。
“倾家荡产。”宗阙说道。
相乐:“……”
“做生意这种事没有稳赚不赔的。”宗阙说道,“但现在只要你去做,就能赚到钱。”
这是时代赋予的红利,只看能不能抓住机会。
相乐用笔顶了顶头道:“你让我想想。”
在宗阙第一个学期结束时,相乐租下了一个卖场,将县城里的联名超市开在了这里。
虽然身有负债,但随着周围环境的翻新,人口大量涌入,资金也在不断的回笼,然后相乐在这里开了第二家时,同时买下了向周边延伸的地皮。
也就在宗阙上学的一年间,整个城市的面貌都在大改着,相乐中途回去了县城数次,那里同样在不断的兴建,不断的有人涌入,就好像曾经沿海地带的经济爆发蔓延到了内地,快到相乐有些目不暇接的地步,而存折上的钱也终于变成了一串数字。
流进手中,再流出去,一方面是扩展到了周边地区,一方面转变成了大量的实用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