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页

但是这一年,顾佳年等人前往衙门,才知道主持院试的常翰林重病不起。

“常大人在考场里害了病,为了不影响院试一直忍着,如今起不了身。”

“大人吩咐,诸位秀才公领了文书,以后便是正经的读书人,万不可懈怠。”

众位秀才听令。

私底下却嘀咕起来:“原以为能有机会拜见翰林学士,没曾想不得见。”

“常大人为了院试都忍着病,那些因病误考的,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顾佳年心知其中有内情,面色不变。

府衙主簿将秀才文书递给顾佳年,笑着说道:“顾秀才小小年纪,前途无量,不知是否要进府学求学?”

其实成为童生后,顾佳年便能进入府学求学。

但府学落座于青城府,要在府学求学的话就得远离家乡,顾佳年便还是回到了临川县。

这一次,他也没打算留下来。

“顾某才疏学浅,打算先到县学打磨打磨。”

主簿有些意外:“顾秀才可想好了?”

“府学与县学可不只是名头不同,其中教谕多有差距。”

再者,但凡有条件的秀才们,都会进入府学求学。

在府学中认识的同窗,自然是比县学中的优越,将来相互扶持的可能性更大。

顾佳年却早已做了决定:“顾某明白。”

主簿见他主意已定,也不再劝,只说:“既然如此,顾秀才拿了文书自去吧,若是他日改了主意,再来府学也不迟。”

“只是那时候,入学就得再考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