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页

“不用上交公粮,那一年多出来的粮食也不少。”

粮食那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十亩地一年的公粮可不少,一朝考中就能得到天大的实惠,看得村名们蠢蠢欲动,家里有闲钱的,都想着要不要送孩子读书。

“村长,你家闺女可算是找对人家了。”也有人开始拍马屁。

赵村长笑了笑,心底也很是得意。

他看了眼未来女婿,难得顺眼了不少:“是啊,往后咱们梅溪村也出了个能带方巾,穿长靴的人。”

热闹了好一阵子,还是赵村长看出顾佳年面带倦色,走的时候把其他村民都带走了。

回家路上,赵村长忍不住感慨了一声:“从今往后,顾家门第就不一样喽。”

赵斌奇怪道:“就算出了个秀才,那不还是村里人吗?”

“你懂什么,秀才是朝廷功名,见了官老爷你跪着,他站着,上了公堂也不用受刑,这里头有天大的好处。”

“那为什么总有人说酸秀才,穷秀才?”

赵村长解释道:“那是不善经营的,可宝儿今年才几岁,他才八岁。”

“他有的是时间慢慢考,熬个十年八年的,难道还考不中一个举人?”

“真要是考中了举人,那可就能当官了。”

赵斌忍不住咋舌:“顾家这是要飞出一只凤凰来了。”

赵村长笑道:“咱家也不错,等晴晴嫁过去咱们两家就是姻亲,总要相互扶持的。”

“爹,你不是不喜欢顾延年吗,老觉得他会欺负妹妹。”

“谁让他有个出息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