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折子上来了吗?”
“尚未。”
一般来说,回京诉职的官员需在三日之内上奏折,但大部分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第一时间就会递上折子。
皇帝笑了一声:“多大的功劳,他倒是不着急。”
李德元见他带着笑,试探着说道:“一年前张大人押送叛贼进京,顾大人都不担心,定是知道陛下赏罚分明,不会亏待了有功之人。”
“你啊,说话就是动听。”
皇帝似乎心情不错:“顾佳年岁数不大,确实有几分本事在,不愧是廖荣光教出来的学生。”
虽然这两位并没有师徒之名,但在皇帝眼中,两人关系匪浅。
“廖大人家中子嗣不成器,原以为后继无人,没想到顾大人倒是有他当年风范。”李德元也说。
皇帝似乎想起当年青城府的清缴,正是那一次将前朝的暗藏势力一网打尽。
而这一次奇石县又将剩余的势力连根拔起,从今往后,他再也不必担心复辟一事。
心思一转,皇帝忽然开口问:“顾佳年是不是快十五了?”
“论虚岁的话,已经满十五。”
“那也不小了。他貌似并未婚配?”
李德元忙道:“应该尚未,顾大人出身贫寒,想必在临川县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皇帝点了点头,不知道想到了什么。
第二日,顾佳年便早早的递上了折子。
皇帝很快召见了顾佳年。
这一幕落入满朝文武眼中,便知道这位状元郎离开一年,归来后依旧是皇帝的心尖尖,瞧瞧,前脚进京,后脚就能进宫。